[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挡水坝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56304.0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13/02;E02B8/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魏思凡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水坝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生态挡水坝,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开关单元(2);所述壳体(1)内设有空腔(11),壳体(1)在靠近空腔(11)处开有L形滑槽(12),且在空腔(11)侧壁上设有泄水口(13),壳体(1)两边分别设有阶梯状凸块(14)和阶梯状凹槽(15),且两相邻壳体(1)的阶梯状凸块(14)能够插入阶梯状凹槽(15)内实现密封;所述开关单元(2)滑动连接在空腔(11)内,开关单元(2)包括挡板(21)、支撑柱(22)和转动轮(23);所述挡板(21)滑动连接在空腔(11)内;所述支撑柱(22)在L形滑槽(12)内滑动连接,且支撑柱(22)侧壁设有齿条(221);所述转动轮(23)通过电机转动连接在L形滑槽(12)内,且转动轮(23)与齿条(221)相啮合,可通过转动轮(23)带动支撑柱(22)上移,从而给挡板(21)提供支撑力;通过壳体(1)和开关单元(2)的配合实现对泄水口(13)的开关作用;
所述支撑柱在L形滑槽(12)内滑动至转动轮(23)与齿条(221)最后啮合的位置处时,即挡板(21)被顶起至最高位置处时,挡板(21)被顶起的高度可在堵住泄水口(13)的同时,超过壳体(1)顶部的高度为60cm,有效提高了挡水坝的使用高度;
所述挡板(21)在靠近顶端处横向设有一号滑槽(24),且一号滑槽(24)顶端距离挡板(21)顶端的高度为5cm;所述一号滑槽(24)两端对称设有密封块(25),且密封块(25)的高度为55cm;所述密封块(25)与一号滑槽(24)侧壁通过弹簧连接,且密封块(25)靠近一号滑槽(24)内部的侧壁上固连有固定杆(26);所述固定杆(26)端部设有钢绳(261),钢绳(261)一端固连在固定杆(26)端部,另一端伸至挡板(21)底端且固连有配重块(27),且可通过支撑柱(22)的移动带动配重块(27)的移动;通过密封块(25)、固定杆(26)和配重块(27)的配合使得在挡板(21)被顶起至最高点时,能够对相邻壳体(1)之间的缝隙实现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25)的侧壁上设有锯齿状的密封条(251),且相邻两壳体(1)间的密封条(251)能够相互啮合,增强了相邻两壳体(1)间的密封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7)底端靠近支撑柱(22)的侧壁上开有二号滑槽(271),且二号滑槽(271)内设有缓冲单元(28);所述缓冲单元(28)包括滑块(281)和缓冲杆(282);所述滑块(281)通过弹簧对称滑动连接在二号滑槽(271)内,且滑块(281)上均铰接有缓冲杆(282);两所述缓冲杆(282)的杆部相互铰接;通过缓冲单元(28)使得配重块(27)在下落过程中得到缓冲,提高挡水坝的使用寿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凸块(14)和阶梯状凹槽(15)表面均设有吸水膨胀橡胶,有效增强了相邻两壳体(1)间的密封效果;所述泄水口(13)的形状为凸台状,且泄水口(13)直径较大的一端位于壳体(1)两边水位较高的一侧,从而减小泄水口(13)所受的压强,提高挡水坝的使用效果。
5.一种生态挡水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挡水坝,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挖河流需要建坝处的土方,挖出长条形的坑槽,并将挖出的淤泥放在一旁堆积,以便后续使用;
S2:安装挡水坝,经过初步测量得到所需挡水坝的长度,并根据挡水坝的长度确定所需壳体的数目,并将准备好的壳体进行安装,将壳体的阶梯状凸块插入另一壳体的阶梯状凹槽,从而进行壳体间的密封;
S3:固定挡水坝,将安装好的挡水坝插入坑槽内,再将之前挖出的淤泥放入坑槽内进行填充,再在淤泥上靠近挡水坝处堆叠沙包,从而将挡水坝进行固定,并在泄水孔处设置过滤网,从而完成挡水坝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63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水上潮位的浮式码头
- 下一篇:一种预制装配式防汛景观堤坝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