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饲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55035.6 申请日: 2019-09-10
公开(公告)号: CN110663829A 公开(公告)日: 2020-01-10
发明(设计)人: 杨霞;王定美;李勤奋;徐林;严廷良;麦立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K50/30 分类号: A23K50/30;A23K50/75;A23K10/12;A23K10/30;A23K10/37
代理公司: 44218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新蕊
地址: 571101 ***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饲料 食用菌下脚料 微生物发酵 发酵菌剂 制备方法和应用 酵母菌 食用菌栽培 恶臭污染 高含水量 乳酸杆菌 饲料成本 饲料原料 畜禽动物 芽孢杆菌 养殖周期 肉品质 重量比 子实体 菌柄 菌剂 日粮 饲喂 畜禽 制备 废弃 散发 保存 替代 腐败
【说明书】:

发明涉及畜禽生物饲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饲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生物饲料包括以下组分:饲料原料,食用菌下脚料和发酵菌剂;所述的食用菌下脚料与菌剂的重量比按为1000:1‑2;发酵菌剂由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生物饲料,以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废弃的菌柄及残次子实体等食用菌下脚料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生物饲料,解决了食用菌下脚料由于高含水量极易腐败难以保存且散发恶臭污染环境的问题。该生物饲料,可以替代部分全价日粮直接饲喂畜禽动物,既缩短了养殖周期,又可显著提高肉品质,降低饲料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饲料领域,特别是一种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饲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平菇(秀珍菇、姬菇)、猪肚菇、灵芝,少量栽培黑皮鸡枞、灰树花。食用菌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随着食用菌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栽培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残次菌菇、修剪后的菇柄等。而由于菌菇本身极易折断、破碎,在出售和运输过程中,也常常产生很多废弃菌菇。这些无法出售的菌菇通常被成为“尾菌”或食用菌下脚料。菌菇出售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也常常产生不能及时出售的情况。而无论尾菌还是无法出售的菌菇,其保存期限都很短,由于极高的含水量(>90%)极易腐败,且散发恶臭,严重的影响了菌菇及尾菌的回收利用。因此,开发适合的回收利用方式,是实现食用菌高效栽培和副产物高效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饲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菌菇发酵制作生物饲料,可提高育肥猪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和养殖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饲料原料40-65份,食用菌下脚料50-60份和发酵菌剂;所述的食用菌下脚料与菌剂的重量比按为1000:1-2;所述的发酵菌剂由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发酵菌剂中3种微生物的添加重量比例为: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1:1:1-2。

进一步,所述的饲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玉米20-30份,椰子粕10-15份,木薯叶粉5-10份,麦麸5-10份。

以上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食用菌下脚料去除杂质,加入饲料原料中,之后加入发酵菌剂,密封发酵3-5天,即得。

进一步,所述密封发酵采用发酵袋或者发酵罐,密封发酵的时间为3-5天,发酵温度为25℃-30℃。

以上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饲料在制备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饲料上的应用。

以上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饲料在制备提高畜禽肉品质的饲料上的应用。

进一步,以上所述的应用中,将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饲料按照基础日粮重量的5-15%添加到基础日粮中,直接饲喂畜禽。

一种育肥猪饲料,含有以上所述的生物饲料或者采用以上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饲料;所述的生物饲料的添加量为基础日粮重量的8-15%。

一种鸡饲料,含有以上所述的生物饲料或者采用以上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生物饲料;所述的生物饲料的添加量为基础日粮重量的5-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饲料,以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废弃的菌柄及残次子实体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生物饲料,为食用菌下脚料的回收利用提供新的途径,解决了食用菌下脚料由于易腐败难以保存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5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