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床机械动力安装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54878.4 | 申请日: | 201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9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毛朋涛;栗鹏飞;张睿;赵亮;曹翔;丁宁;马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Q27/00 | 分类号: | B23Q2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3 | 代理人: | 韩松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床 机械动力 安装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机械动力安装系统,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物料输送机构、第二物料输送机构、流体注入机构和物料输出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分别与第一物料输送机构、第二物料输送机构和物料输出机构相邻,所述流体注入机构位于转动盘上方。该技术方案通过流体注入机构与转动盘空间位置的差异,实现流体的竖向输入,流体输入部分结构简单,便于拆卸,能够有效减少管路堵塞的发生,并降低维护的难度,有益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机械动力安装系统,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器零件的制造过程中,将工件的各加工工序合理地安排在若干台机床上,并用输送装置和辅助装置将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输送装置的作用下,被加工工件按其工艺流程顺序通过各台加工设备,完成工件的全部加工任务,这样的生产作业线称为机械加工生产线。机械加工生产线分流水线和自动线。自动线是在流水线的基础上,采用控制系统,将各台机床之间的工件输送、转位、定位和夹紧以及辅助装置动作均实现自动控制,并按预先设计的程序自动工作的生产线。
目前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由于质量可控性较差,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已逐步被取代。但是对于一些需要注入流体的自动化生产线来说,例如电容器内绝缘树脂的填充步骤,由于树脂黏度较大,若采用自动化灌装,容易堵塞管路,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涉及流体灌装的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改进,设计一种高效的机械动力组装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床机械动力安装系统,利用流体的自重进行连续灌装,避免了部分流体黏度较大堵塞管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床机械动力安装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物料输送机构、第二物料输送机构、流体注入机构和物料输出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分别与第一物料输送机构、第二物料输送机构和物料输出机构相邻,所述流体注入机构位于转动盘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动盘边缘均匀开设有多个环形缺口,所述第一物料输送机构上输送有底盖,所述第二物料输送机构上输送有顶盖,所述物料输出机构上输送有组合件,所述流体注入机构内容纳有流体,所述环形缺口依次经过第一物料输送机构、第二物料输送机构、流体注入机构,在将流体注入到底盖内并盖合顶盖后,形成组合件最终从物料输出机构输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物料输送机构包括物料输送机构驱动轮、物料输入传送带和物料输送机构导向板,所述传送带携带顶盖在物料输送机构导向板的引导下进入转动盘的环形缺口内;所述物料输出机构包括物料输出机构驱动轮、物料输出传送带、伸缩杆和物料输出机构导向板,所述伸缩杆将组合件从环形缺口上拨回至物料输出传送带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物料输送机构包括物料驱动机构转动电机,所述物料驱动机构转动电机上转轴连接有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夹取顶盖进入转动盘的环形缺口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流体注入机构呈倒锥面结构,所述流体注入机构内具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下方设置有指向环形缺口的流体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流体注入机构内侧面贴合有流体增压机构,所述流体增压机构靠近流体通道的一侧具有流体增压机构开口,所述流体增压机构上背离流体增压机构开口的一端设置有按压端,所述按压端上设置有伸入流体增压机构内的齿条,所述齿条向流体增压机构开口一侧延伸形成连接板,靠近流体增压机构开口的连接板内侧设置有数个叶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靠近流体增压机构开口的连接板外侧设置有连接板外螺纹,所述连接板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增压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流体增压机构内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流体增压机构内壁之间容纳有齿环,所述齿环外侧具有外齿,所述齿条具有内齿,所述齿环和齿条相互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4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测型半自动机外对刀仪
- 下一篇:气门座圈修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