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腔内治疗的双极导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3762.9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林;李金虹;王鹏洋;李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圣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51224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左正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本体 置物腔 电热丝 手柄 导管系统 伸入 双极 绝缘层 医疗器械技术 可拆卸连接 病灶位置 电性连接 发热均匀 高频电流 输出设备 弯曲腔道 防粘连 并绕 双排 种腔 缠绕 外部 流动 治疗 | ||
1.一种腔内治疗的双极导管系统,包括用于释放高频能量的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具有柔性的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包括第一腔(2);
与导管本体(1)连接的置物腔(3),所述置物腔(3)的外部套设有手柄(4);以及
包漆电热丝(5),所述包漆电热丝(5)缠绕在导管本体(1)的前端,所述包漆电热丝(5)的外侧设有防粘连绝缘层(6);
其中,所述导管本体(1)的一端伸入置物腔(3),并固定于置物腔(3)的内部;所述置物腔(3)与手柄(4)可拆卸连接;所述包漆电热丝(5)靠近手柄(4)的一端伸入第一腔(2)的内侧,通过第一导线(7)与输出设备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漆电热丝(5)呈双排并绕的结构缠绕在导管本体(1)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还包括第二腔(8);所述第二腔(8)内设有测温元件(9);所述测温元件(9)通过测温线(10)与输出设备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温度的变温装置;所述变温装置与输出设备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装置为滑动变阻器(11);所述滑动变阻器(11)设置于手柄(4)的内侧,所述滑动变阻器(11)的滑块(12)贯穿手柄(4)的侧壁并向外伸出;所述手柄(4)设有与滑块(12)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动变阻器(11)通过第二导线(13)与输出设备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7)、第二导线(13)和测温线(10)集成为六芯插座(14);所述输出设备设有与六芯插座(14)配合的接头;所述六芯插座(14)与接头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提示操作人员实时温度情况的提示模块,以及用于改变实时输出能量的控制模块;所述提示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测温元件(9)与提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11)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设备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还与外部的移动设备通信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还包括第三腔(15);所述导管本体(1)设有第三腔(15)与外部环境连通的腔口(16);所述手柄(4)远离导管本体(1)的一端设有注液口(17);所述第三腔(15)远离腔口(16)的一端与注液口(17)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远离置物腔(3)的一端为圆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圣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康圣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37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