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包边机的升降式压紧定位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3646.7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0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贲伟;吕家友;许立国;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19/00 |
代理公司: | 44239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边 压紧定位机构 升降装置 包边机 升降式 位置传感器 驱动机构 底座 升降 驱动升降装置 成品合格率 包边作业 垂直导轨 定位机构 过程稳定 位置偏差 压紧工件 预定位置 故障率 易维护 板件 导轨 胎具 晃动 检测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包边机的升降式压紧定位机构,以用于在包边机包边作业时辅助压紧工件,使包边过程稳定,板件不会出现位置偏差及晃动,进而提升成品合格率。本发明的用于包边机的升降式压紧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包边胎具及待包边工件的底座及固定于底座上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垂直导轨、沿导轨升降的升降装置以及驱动升降装置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机架还设有用于检测升降装置是否达到预定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驱动机构的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升降装置设有用于定位待包边工件的定位机构。本发明的升降式压紧定位机构成本低、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故障率较低,易维护更换,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自动化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包边机的升降式压紧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白车身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前、后盖的生产工序主要是包边机或机器人滚边。目前包边作业时通常都是采用曲臂式杠杆结构来压紧定位工件,即在底模的旁侧铰接曲臂式杠杆,杠杆的一端与一个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杠杆的另一端设置块状或片状的压紧体,气缸的缸体则铰接在包边机的底座上,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杠杆转动,从而使杠杆一端的压紧体贴近工件,并将工件压紧在底模上。
由于在底模的外侧还设置有预包边机构或是夹紧机构,因此,曲臂式杠杆的转动点距离工件较远,从而使压紧体远离杠杆的转动中心,增加了杠杆的弯曲扭矩,使其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甚至断裂、晃动等问题,造成压紧工件时的定位精度较低,使最终包边后的工件内外层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工件的外形轮廓误差较大、精度不高,良品率低。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压紧定位机构,以用于在包边机包边作业时压紧定位工件,从而提高包边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包边机的升降式压紧定位机构,以用于在包边机包边作业时辅助压紧工件,使包边过程稳定,板件不会出现位置偏差及晃动,进而提升成品合格率。
本发明的用于包边机的升降式压紧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包边胎具及待包边工件的底座及固定于底座上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垂直导轨、沿导轨升降的升降装置以及驱动升降装置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机架还设有用于检测升降装置是否达到预定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驱动机构的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升降装置设有用于定位待包边工件的定位机构。
在包边作业时,首先将包边胎具及待包边工件放置在底座上,然后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装置下移,使定位机构下降到预定位置而与待包边工件接触,将待包边工件准确定位,同时利用升降装置及定位机构将待包边工件压紧,再利用包边机进行包边作业,包边结束后,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升降装置上移,将包边后的工件取出。在上述移动的过程中,位置传感器可以精确检测到升降装置是否移动到预定位置,并在升降装置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向驱动机构的控制单元发出预定信号,驱动机构即可停止移动,避免升降装置移动过度。
具体来说,所述驱动机构由设置于机架顶端的伺服电机、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上的丝杆、安装于丝杆上的螺母、连接伺服电机与丝杆的联轴器以及控制伺服电机工作的控制单元构成,所述轴承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螺母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伺服电机能够精准控制行程,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驱动控制对象,不会出现过位的情况,精度较高,另外丝杆螺母的传动机构具有自锁性,可以避免在包边作业时定位机构的夹紧功能失效。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为垂直安装板,另一端为水平架,所述定位机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水平架的端部下方;所述螺母固定于垂直安装板的侧面,且垂直安装板的侧面设有与垂直导轨活动配合的导向限位凸块。垂直安装板通过导向限位凸块与垂直导轨活动配合,可以防止升降装置在升降过程中倾斜等。定位机构可以根据具体的待包边工件来更换,提高升降式压紧定位机构的通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3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可调的锅体打孔装置
- 下一篇: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