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53207.6 | 申请日: | 201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李鑫;高翔;刘国辉;王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基坑 支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多个用于贴合基坑坑壁设置的钢管砂桩,相邻钢管砂桩之间拼接固定有支撑弧板,所述支撑弧板的外侧面能够贴合基坑的坑壁,所述钢管砂桩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钢管砂桩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靠近基坑坑壁设置,所述第一空间内填充有抗压填充物,第二空间内设置有预应力钢筋,弧形板中穿过有锚杆,所述锚杆用于插入基坑外周的土体中,锚杆的托盘与钢管砂桩之间设有围檩,锚杆将围檩压紧在钢管砂桩上,本发明的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防水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广,由于使用功能提高和开发地下空间的深度增加,出现了很多深大基坑工程。许多深大基坑工程在城市富水、软土环境中开挖,目前桩锚支护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基坑支护型式。现有的桩锚支护通常采用灌注桩或预制桩,发明人发现,有防水需求的基坑须在支护桩外侧设止水帷幕,工序较为复杂,支护成本高,桩锚结构不可回收。对于灌注桩在基坑开挖时需要等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开挖基坑,造成工期延长或影响工程进度;无论灌注桩还是预制桩,基坑工程结束后均不能回收,无形中占用了未来地下空间开发的位置,造成地下空间资源浪费。同时,发明人还发现,现有的桩锚支护结构的防水性能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额外设置止水帷幕,增加了支护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桩锚支护结构,解决了支护结构不可循环使用、防水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工期短,支护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包括多个用于贴合基坑坑壁设置的钢管砂桩,相邻钢管砂桩之间拼接固定有支撑弧板,所述支撑弧板的外侧面能够贴合基坑的坑壁,所述钢管砂桩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钢管砂桩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靠近基坑坑壁设置,所述第一空间内填充有抗压填充物,第二空间内设置有预应力钢筋,弧形板中穿过有锚杆,所述锚杆用于插入基坑外周的土体中,锚杆的托盘与钢管砂桩之间设有围檩,锚杆将围檩压紧在钢管砂桩上。
进一步的,所述抗压填充物采用中砂。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弧板包括弧度为90°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端设置有矩形板,矩形板一端与弧形板连接,另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钢管砂桩设置有卡槽结构,所述卡接部能够卡入卡槽结构中并与卡槽结构的内侧面贴紧接触,实现弧形板与相邻钢管砂桩的拼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弧板设置有通孔,锚杆通过通孔穿过支撑弧板,锚杆与通孔的孔壁之间设有防水橡胶套。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砂桩的顶端设有回收接头,所述回收接头具有起吊孔,方便将钢管砂桩进行起吊拔出。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砂桩底部设有倒锥形结构的封口盖,所述封口盖由多个封盖部构成,封盖部与钢管砂桩底部转动连接,多个封盖能够将钢管砂桩底部敞开或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砂桩由多个管段拼接构成,所述管段一端设有内螺纹管,另一端设有与内螺纹管相匹配的外螺纹管,相邻管段能够通过内螺纹管和外螺纹管螺纹连接,内螺纹管和外螺纹管的壁厚之和等于钢管砂桩的壁厚。
进一步的,所述管段一端外周面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穿过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加固钢筋,管段另一端的外螺纹管外周面设有与第一套筒同轴设置的第二套筒,相邻管段中,其中一个管段的加固钢筋能够插入另一个管段的第二套筒中。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3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