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行人检测系统及其组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2853.0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8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乐;刘钊;毛国强;陈志强;王云鹏;王辉;赵瑞钢;罗渠元;刘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4;G08G1/042;H04L29/08;H04W40/32;G08B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吴倩倩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行人 检测 系统 及其 组网 方法 | ||
1.一种道路行人检测系统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数设置:
设相邻道钉间的距离D,通信单元的最大通信距离L,基站的最大通信距离S,D≤L≤S,为保证发光单元能够有效引起驾驶员视觉感知,按排列顺序对每个作为节点的道钉所编号码为ID;
步骤2,行人检测装置包括的多个道钉之间组网,具体做法是:
2a,设通信单元为主从一体的工作模式,当检测单元检测到行人横穿车行道时,通信单元处于主机模式,道钉为主节点,当检测单元未检测到行人横穿车行道时,通信单元处于从机模式,道钉为从节点;
2b,主节点采用一对多数据透传方式,向各从节点发送包括自身ID的组网请求;
2c,每个从节点根据自身的ID、发送组网请求的主节点的ID,以及相邻道钉间的距离D,通过式(1)计算与主节点之间的距离:
Distance=|ID m -ID s |·D (1)
其中,ID m为发送组网请求的主节点的ID,ID s为从节点的ID;
2d,每个从节点判断自身与主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实际场景中所需要的组网规模,若是,对主节点的组网请求进行应答,并执行步骤2e,否则,根据检测单元实时的检测结果,确定新的主节点和从节点,并执行步骤2b,本实施例中组网规模为10米,即单次检测主节点以及邻近的4个从节点进行组网;
2e,主节点选择组网信道,并为各从节点分配网络地址,然后确定以主节点为中心节点,以从节点为分节点的星型拓扑结构,实现道钉之间组网;
步骤3,行人检测装置与车载终端组网,具体做法是:
3a,设检测单元检测到行人横穿车行道的道钉为主节点,其余道钉以及车载终端为从节点;
3b,主节点的检测单元采集道路预警信息,并通过通信单元将所述道路预警信息发送给车载终端;
3c,车载终端接收到主节点的通信单元发送的道路预警信息后,采用与通信单元相同无线频率,向主节点发送入网请求;
3d,主节点接受车载终端的入网请求,并将本地网络地址分配给车载终端;
3e,车载终端通过主节点分配的本地网络地址建立与主节点的连接,直至车载终端离开通信单元所覆盖的通信区域后,断开与主节点的连接,实现行人检测装置与车载终端的组网;
步骤4,行人检测装置通过基站与云端组网,具体做法是:
4a,对所有节点进行分簇,每个簇包含的节点数量小于2M, 设每个簇内检测到行人的道钉为主节点,主节点作为所在簇的簇头,每个簇均与基站连接,其中 表示对 取整;
4b,簇头通过通信单元向各节点发送包括自身ID的组网请求;
4c,各节点根据接收到的ID确定所在簇的簇头,并对簇头进行应答;
4d,簇头接收到簇内节点的应答后,通过通信单元与簇头建立组网链路,形成以簇头为中心,以簇内节点为分节点的星型拓扑结构;
4e,簇内各节点的检测单元采集道路交通信息,并通过通信单元将所述道路交通信息发送给簇头,簇头向基站发送组网请求并接收基站的应答,簇头通过通信单元以LoRa点对点传输的方式与基站建立组网链路,将所述道路交通信息发送给基站;
4f,基站向云端中的服务器发送组网请求,并根据服务器的应答,通过蜂窝网或Wi-Fi将道路交通信息上传到云端中的服务器,实现行人检测装置通过基站与云端组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28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