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抽吸模式的动态滤嘴通风率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2458.2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8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崔廷;马宇平;苏东赢;李浩亮;席高磊;马胜涛;冯颖杰;姜慧娟;王璐;王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7/10 |
代理公司: | 11252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晨;逄京喜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嘴 烟支 燃烧 通风 卷烟滤嘴 套筒 抽吸模式 抽吸 检测 抽吸操作 抽吸流量 动态监控 正弦曲线 通风量 吸烟 点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抽吸模式的动态滤嘴通风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测烟支固定在套筒上,并使得待测烟支的滤嘴完全位于套筒内;点燃待测烟支;根据正弦曲线对套筒进行抽吸操作,获取抽吸流量Q;获取烟支的燃烧线与滤嘴远离燃烧线一端的间距d;获取卷烟滤嘴通风量Qd;计算烟支的燃烧线与滤嘴远离燃烧线一端的间距为d时的卷烟滤嘴通风率Qd/Q。本公开的基于抽吸模式的动态滤嘴通风率检测方法通过模拟实际抽吸曲线抽吸烟支并获取烟支的燃烧线与滤嘴远离燃烧线一端的间距d,得到随着烟支的燃烧线变化的卷烟滤嘴通风率的动态监控检测,有利于更准确地评价滤嘴通风率对抽吸体验的真实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嘴通风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抽吸模式的动态滤嘴通风率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滤嘴通风技术是国内外卷烟企业普遍采用的降焦减害手段之一。卷烟滤嘴通风率不仅与卷烟的感官质量紧密相关,还直接影响着焦油、烟碱、一氧化碳等主流烟气的释放量。
现有的滤嘴通风率的检测方法是在卷烟未点燃条件下,采用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综合测试台的通风率单元测试得到。但是,在卷烟燃烧过程中,存在复杂的高温热解化学反应,而且随着卷烟燃烧烟支的长度逐渐缩短,这些变化因素都会影响到卷烟滤嘴的通风率。现有的滤嘴通风率检测方法检测得到的结果不能体现卷烟燃吸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无法准确评价滤嘴通风率对抽吸体验的真实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实现检测卷烟滤嘴通风率的动态变化的方法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检测卷烟滤嘴通风率的动态变化的基于抽吸模式的动态滤嘴通风率检测方法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抽吸模式的动态滤嘴通风率检测方法。
该基于抽吸模式的动态滤嘴通风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测烟支固定在套筒上,并使得待测烟支的滤嘴完全位于套筒内;
(2)点燃待测烟支;
(3)根据正弦曲线对套筒进行抽吸操作,获取抽吸流量Q,其中,正弦曲线的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抽吸流量;
(4)获取烟支的燃烧线与滤嘴远离燃烧线一端的间距d;
(5)获取卷烟滤嘴通风量Qd;
(6)计算烟支的燃烧线与滤嘴远离燃烧线一端的间距为d时的卷烟滤嘴通风率Qd/Q。
可选的,所述步骤(1)具体如下:
(1-1)将待测烟支插入套筒内,使得待测烟支的滤嘴完全位于套筒内,并使得待测烟支的燃烧部分完全位于套筒外;
(1-2)通过可充抽气的第一柔性套管夹紧待测烟支的滤嘴与燃烧部分的交接处,以将待测烟支固定在套筒内。
可选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
(1-3)通过可充抽气的第二柔性套管密封待测烟支与套筒的抽吸侧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套管和所述第二柔性套管通过同一抽气机构进行抽气操作。
可选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
(1-4)根据正弦曲线对套筒进行抽吸操作至少10s。
可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抽吸操作时的气流流动方向与待测烟支的中心轴共线。
可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卷烟滤嘴通风量Qd通过安装在套筒上的流量检测机构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2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