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52447.4 | 申请日: | 2019-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0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4 | 分类号: | B66C1/34;B66C15/00 |
| 代理公司: | 21246 鞍山顺程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范伟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11403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吊钩 固定架 滑动滚筒 卡固结构 上端 对称分布 活动安装 安装架 旋转轴 钢绳 下端 安全保护装置 活动穿插 活动连接 下表面 贴合 位杆 相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下端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吊钩,所述吊钩内部的两侧均活动穿插有钢绳,所述吊钩上端的两个均活动安装有限位杆呈对称分布,所述吊钩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固结构,四个所述卡固结构关于所述吊钩呈对称分布,所述卡固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表面的一侧与所述吊钩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端的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滑动滚筒,所述滑动滚筒的上端与所述钢绳下表面贴合,所述滑动滚筒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旋转轴,两根所述旋转轴相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活动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保护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履带式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式起重机,是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的自行式起重机,是一种利用履带行走的动臂旋转起重机,履带接地面积大,通过性好,适应性强,可带载行走,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吊装作业,可进行挖土、夯土、打桩等多种作业,但因行走速度缓慢,长距离转移工地需要其他车辆搬运,履带式起重机由行走机构、回转机构、机身及起重臂等部分组成,行走机构为两条链式履带;回转机构为装在底盘上的转盘,使机身可回转360°,起重臂下端铰接于机身上,随机身回转,顶端设有两套滑轮组(起重及变幅滑轮组),钢丝绳通过起重臂顶端滑轮组连接到机身内的卷扬机上,起重臂可分节制作并接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履带式起重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市面上常见的履带式起重机的吊钩往往结构比较简单,使用起来容易造成钢绳作用晃动,而且容易从吊钩中脱落,造成危险,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下端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吊钩,所述吊钩内部的两侧均活动穿插有钢绳,所述吊钩上端的两个均活动安装有限位杆呈对称分布,所述吊钩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固结构,四个所述卡固结构关于所述吊钩呈对称分布,所述卡固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表面的一侧与所述吊钩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端的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滑动滚筒,所述滑动滚筒的上端与所述钢绳下表面贴合,所述滑动滚筒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旋转轴,两根所述旋转轴相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活动连接,两根所述旋转轴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套设有锥形齿轮,所述固定架上端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卡固杆,两根所述卡固杆位于所述钢绳的两侧,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中间位置处活动穿插有旋转螺纹套,所述旋转螺纹套的下端位于所述安装块的下方,该端固定安装有变向齿轮,所述变向齿轮与所述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旋转螺纹套的内部活动穿插有伸缩螺杆,所述伸缩螺杆的上端位于所述旋转螺纹套的外侧,该端活动安装有活动连杆,两根所述活动连杆的上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卡固杆相对面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钩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卡固槽,两个所述卡固槽位于两个所述卡固结构的两端,两个所述卡固槽的内部均套设有所述钢绳。
优选的,所述吊钩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分别两根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贴合。
优选的,两根所述限位杆相对面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两根所述复位弹簧相对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吊钩上端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根所述卡固杆关于所述滑动滚筒呈垂直对称分布,两根所述卡固杆相对面的一侧均设置有咬合齿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旋转螺纹套位于两根所述卡固杆相对面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且所述卡固杆呈垂直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24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