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梁间抗震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51897.1 | 申请日: | 201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8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冯德成;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术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梁 上支墩 下支墩 阻尼器 相对位移 初始相对位置 建筑抗震结构 地震破坏 抗震结构 施工效率 装配式梁 自复位 传力 耗能 上梁 下梁 晃动 地震 恢复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梁间抗震结构,属于建筑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上预制梁、下预制梁、上支墩、下支墩和阻尼器,上支墩与上预制梁固定连接,下支墩与下预制梁固定连接,上支墩与下支墩之间通过阻尼器相互连接。当发生地震时,上梁和下梁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上预制梁和下预制梁分别带动上支墩和下支墩晃动,进而使得阻尼器上下端发生相对位移,产生耗能效果,阻尼器的自复位效果又带动上预制梁和下预制梁恢复初始相对位置,从而保证结构不受到地震破坏,本发明结构简单,传力明确,施工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抗震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梁间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在工程结构的隔震、减振与振动控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耗能减震为一种被动控制措施,是将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引向特别设置的机构和元件加以吸收和耗能,从而能够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
装配式结构因其具备生产效率高、构件质量好、建筑垃圾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了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发展要求等优点被国内外广泛应用。预制装配式结构主要由预制构件和结构连接件构成,其中结构连接件作为装配式结构中重要的传力构件,要求其性能良好、传力明确,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破坏,以保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因此,如何保证装配式结构的结构连接件的性能,是装配式结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已有好多耗能减震装置,但是现有耗能减震装置耗能效率较低,单级抗震,减震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梁间抗震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装配式结构在保证受力强度的基础上,具备可靠的抗震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梁间抗震结构,包括上预制梁、下预制梁、上支墩、下支墩和阻尼器,所述上支墩与所述上预制梁固定连接,所述下支墩与所述下预制梁固定连接,所述上支墩与所述下支墩之间通过所述阻尼器相互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支墩和所述下支墩中均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伸出所述上支墩和所述下支墩表面,并与所述阻尼器端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阻尼器为粘滞阻尼器、弹簧阻尼器或金属阻尼器。
可选的,所述上支墩与所述下支墩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预制梁和所述下预制梁中部。
可选的,所述阻尼器的轴线经过与所述上支墩和所述下支墩横截面的形心。
可选的,所述上支墩和所述下支墩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支墩。
可选的,所述预制梁中设置有预埋钢筋,所述上支墩和所述下支墩的结构钢筋与所述预埋钢筋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支墩和所述下支墩均为长方体,宽度与所述上预制梁和所述下预制梁的宽度一致。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当发生地震时,上梁和下梁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上预制梁和下预制梁分别带动上支墩和下支墩晃动,进而使得阻尼器上下端发生相对位移,产生耗能效果,阻尼器的自复位效果又带动上预制梁和下预制梁恢复初始相对位置,从而保证结构不受到地震破坏,本发明结构简单,传力明确,施工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梁间抗震结构的立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1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