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放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8938.1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2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阮卜琴;牛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02 | 分类号: | B64D1/02;B64C39/02;A62C31/02;A62C31/28;B65H75/42;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放绳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放绳器,属于消防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现有无人机放绳器难以进行高楼牵引绳布置的问题。本无人机放绳器包括绳盘支架和转动设置在绳盘支架上用于卷绕牵引绳的绳盘,绳盘支架上还连接有抛投架且通过远程控制能使抛投架和绳盘支架实现脱离,抛投架上设有能供牵引绳穿过的结构。本无人机放绳器能够高效地进行高楼消防救火中的牵引绳的布置,能够避免牵引绳布置麻烦导致时间的浪费,而错失最好的救火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救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机放绳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成了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而高楼由于体量庞大,人员密集,导致危险源多、火灾载荷大,给火灾防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高楼起火难以快速扑灭,始终是人们难以攻克的难题。一方面,虽然云梯的发明能够将消防水枪送至高处进行灭火,但是云梯的施展受到空间的限制,一些路面不宽的小区,难以利用云梯进行灭火;另外一方面,云梯还具有高度的限制,现有云梯通常的高度均只能到50多米高,相当于十几层楼的高度,虽然目前有少数地区配备云梯达到80米、100米范围,但在全国并未普及,对高于其极限高度的起火楼层,消防队员无法利用水枪对起火楼层进行近距离扑灭,导致灭火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在高楼上布置牵引绳来进行灭火是一项十分有效的灭火措施。在进行牵引绳的布置时,牵引绳一端在高楼一侧进行固定,而牵引绳需要跨过高楼的楼顶,另外一端固定在高楼的另一侧使牵引绳绷直。之后,利用爬绳器带着消防水枪沿着牵引绳上爬,到达起火楼层对火源进行近距离扑灭。该方式虽然能够解决云梯由于施展空间限制、高度限制导致灭火困难的不足,但是如何进行牵引绳的布置存在难题。对于牵引绳的布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消防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爬至楼顶,将牵引绳的两端抛下;二是利用抛绳枪将牵引绳抛至楼顶固定或越过楼顶并使牵引绳两端固定在地面上;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利用无人机放绳器载着牵引绳上升至楼顶进行牵引绳的布置。无人机放绳器是一种利用无人机的高空飞行、滞空能力,将牵引绳引送至高空中的器械,现在无人机放绳器都是在电力施工中,作为展放牵引绳使用。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无人机机载自动放线装置及无人机(申请号:201721577554.3;授权公告号:CN207510712U),包括转动安装于无人机且用于绕接牵引绳的绕线盘,用于驱动绕线盘转动的驱动件,用于剪断牵引绳的剪线机构,安装于无人机且用于控制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剪线机构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剪线机构、转动驱动件电连接。该装置将绕线盘安装于无人机上,在无人机起飞前,将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起点位置,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绕线盘逐渐放线,当无人机到达目标杆塔时,剪线机构剪断牵引绳,完成放线任务,塔上的工作人员抓住牵引绳,将其牢牢系在杆塔上或进行后续导线架设作业。当利用该无人机放绳器进行高楼消防救火中的牵引绳布置时,需要进行高空中牵引绳的落地操作。而由于牵引绳横跨在楼顶,无人机下落时牵引绳从绳盘上引出之后是向上延伸的,会与无人机的螺旋桨发生干涉,因此难以通过控制无人机下降的方式来实现牵引绳的落地操作,而只能通过剪断牵引绳,在剪断牵引绳后,牵引绳依靠自身重力落下。但由于牵引绳质量较轻,在空中掉落的过程中其掉落的轨迹是飘忽不定的,导致牵引绳掉落时间长,特别是在大风天气,还会导致牵引绳落地的位置与预期的位置偏差较远,使得牵引绳的布置时间延长,这样对于争分夺秒的消防救援显然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消防救火用的无人机放绳器,本发明解决现有无人机放绳器难以进行高楼牵引绳布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人机放绳器,包括绳盘支架和转动设置在绳盘支架上用于卷绕牵引绳的绳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盘支架上还连接有抛投架且通过远程控制能使抛投架和绳盘支架实现脱离,所述抛投架上设有能供牵引绳穿过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8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