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填埋垃圾渗滤液生物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8249.0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滨;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欧瑞欣合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50217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向林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渗滤液 氨氮 去除 预处理 生化处理 液体输送 调节池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厌氧氨氧化工艺 氮气 垃圾处理技术 氨氮吹脱塔 生物化处理 斜管沉淀池 厌氧氨氧化 氨氮吹脱 沉降分离 泥水分离 斜管填料 亚硝态氮 直接氧化 创新性 吹脱 国标 填埋 申请 水体 水质 排放 | ||
本申请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填埋垃圾渗滤液生物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垃圾渗滤液输送至调节池内预处理,在调节池内初步沉降分离,之后再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S2、将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从底部输送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进行生化处理;S3、将经生化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高效氨氮吹脱塔内进行氨氮吹脱;S4、将经过吹脱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斜管沉淀池内,利用斜管填料对液体进行泥水分离即可。本申请创新性的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直接将氨氮或者亚硝态氮直接氧化成氮气从水体中完全的去除,厌氧氨氧化过程无需添加碳源,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去除效率高使得氨氮的去除率在98%以上,氨氮的排放浓度低于国标规定的限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埋垃圾渗滤液生物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伴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比如:垃圾成分性质、填埋场结构、填埋方法、垃圾填埋场场龄、降雨及雨水径流、填埋时间、填埋方式、填埋场表面状况的影响;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垃圾渗滤液的组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毒性强,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还含有各类重金属污染物,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如果处置不当,不但影响地表水的质量,还会危及地下水的安全,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其中总氮的限值为40mg/L,氨氮的限值为25mg/L。因此,渗滤液的脱氮处理势在必行,且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现有脱氮的物理处理有吹脱法、吸附法、沉淀法,但是吹脱法会造成空气污染、吸附法膜再生问题较难解决,而沉淀法费用较高,因此微生物通过去除氨氮具有生长迅速、去除效果好、效率高、费用低、后期处理简单等优势开始盛行,其中主要与硝化-反硝化为主,硝化-反硝化是指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反硝化和硝化等以及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硝化反应是在有氧下,利用好氧硝化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没有氧气时,利用反硝化菌将剩余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但是这个反硝化过程需要有机底物(碳源),基础设施费用高,且硝化过程中产酸,需要额外的加碱去中和,会造成二次污染和额外的费用。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提供一种无需加入碳源,操作简单的新型的生物化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提供的是一种填埋垃圾渗滤液生物化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依托硝化-反硝化的生物化处理装置除氮操作复杂,需要额外添加碳源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填埋垃圾渗滤液生物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垃圾渗滤液输送至调节池内预处理,在调节池内初步沉降分离,之后再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
S2、将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从底部输送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进行生化处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从下至上依次为布水区、污泥床反应区、填料区和三相分离区,其中污泥床反应区内接种有厌氧氨氧化菌,填料区内从下至上为竹炭、聚氨酯泡沫填料和无纺布,生化处理后的液体从顶部流出;
S3、将经生化处理后的液体调节pH值至11后,输送至高效氨氮吹脱塔内进行氨氮吹脱;
S4、将经过吹脱处理后的液体输送至斜管沉淀池内,利用斜管填料对液体进行泥水分离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欧瑞欣合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欧瑞欣合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8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氧化沟工艺处理污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