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装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7777.4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6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中友;李侣尚;李鹏;吴义坤;裴炳贵;宋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02 | 分类号: | B67C3/02;B67C3/22;B67C3/24;B67C3/00 |
代理公司: | 35246 厦门市宽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巫丽青<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管 固定板 灌装枪 灌装头 灌装 输送装置 灌装机 连接管 等距排列 定量灌装 工作效率 排列整齐 输出端 架设 延伸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灌装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装机。包括灌装枪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灌装枪装置架设在输送装置上,所述灌装枪装置包括灌装头和多个灌装启止阀,所述多个灌装启止阀的输出端延伸设有多条连接管,所述灌装头包括一固定板和多个灌装管,所述多个灌装管等距排列在固定板上,所述连接管与灌装管相连接。本发明通过灌装头在固定板上设有排列整齐的多个灌装管,使其在灌装是能够同时定量灌装多个容器,实现其大规模生产,加快其生产速度,保证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装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装机。
背景技术
灌装机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小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剂灌装机,颗粒灌装机;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来讲分为半自动灌装机和全自动灌装生产线。近来随着食品的QS认证,食用油的厂家已经开始注重产品质量和包装,所以油类灌装机在灌装机中地位凸现。
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灌装机都是采用单排或者单个连续灌装,且很少有达到同时定量进行几十个灌装,使得效率有所低下,且在灌装完成后还要进行后期的排列装箱,导致其增大工人的劳动量,影响其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灌装机,该装置通过各结构的合理布局及配合运作,能够几十个同时进行定量灌装,增加其生产效率,使其能够快速的将其原料快速均匀的搅拌完成,保证所有批次的浓度一致不会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装机,包括搅拌桶和定量灌装及回流机构,所述定量灌装及回流机构上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与搅拌桶相连接,所述定量灌装及回流机构包括定量杯固定及余液回流槽和输料管,所述定量杯固定及余液回流槽上开设有回流孔,所述输料管的输出口向回流孔,且输料管设置在定量杯固定及余液回流槽上,所述输料管和回流孔分别通过管道与搅拌桶的上下端相连通。通过输料管与定量杯固定及余液回流槽的配合形成一定量灌装及回流机构,从而使其搅拌桶内的原料在搅拌的同时能够将原料从从搅拌桶抽出在回流到搅拌桶内,使其行成一循环,且能够加快原料混合的速度,还能够确保原料混合均匀,且灌装头与其连接原料混合均匀后可直接进行灌装,加快其生产速度。
包括灌装枪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灌装枪装置架设在输送装置上,所述灌装枪装置包括灌装头和多个灌装启止阀,所述多个灌装启止阀的输出端延伸设有多条连接管,所述灌装头包括一固定板和多个灌装管,所述多个灌装管等距排列在固定板上,所述连接管与灌装管相连接。通过灌装头设有多个灌装管可实现其多个同一时间进行灌装,且灌装启止阀能够定时定量灌装,确保每个批次的量都是一致的。
进一步的,所述定量杯固定及余液回流槽的外壁上设有回流支架,所述定量杯固定及余液回流槽的底部贯穿设有多根灌装定量杯,所述分液管延伸至与灌装定量杯的上端为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分液管的位置与灌装定量杯的位置不对称。输料管的分液管位置与灌装定量杯位置在设置有偏差,使得在搅拌时能够形成回流循环,且确保该过程中不会误流入灌装枪装置内。
更近一的,所述回流支架对称的两侧壁向内延伸设有滑道,所述输料管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输料管与滑道垂直的一侧边连接有一伸缩气缸。回流支架的设置是能够稳定支撑住输料管,且伸缩气缸使其输料管能够来回移动,从而使分液管与灌装定量杯相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包括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搅拌桶的下端相连通,并且另一端与输料管相连通,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回流孔连接,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从上方延伸至搅拌桶内。采用该连接方式使其搅拌桶里的原料可以从下到上形成循环。
更近一的,所述搅拌桶顶端设有一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所述搅拌桶的底部向外延伸有一导管,所述导管的末端连接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与进料管相连通。压力泵的设置使其原料能迅速的从下端被送向上端,从而形成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7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