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塑料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7209.4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杨静;邓化;瞿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3 | 分类号: | G01N21/73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云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解 检出限 回收率 聚乙烯塑料 重金属 检测 双氧水 多元素分析 重金属检测 高灵敏度 试剂用量 有机材料 浓硝酸 样品量 地检 消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塑料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属于有机材料中重金属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聚乙烯塑料样品、浓硝酸和双氧水混合后,采用预消解和消解能够迅速、完全地消解聚乙烯塑料样品,消耗样品量少,试剂用量相对也较少,适合多元素分析。同时,采用ICP‑OES对所得消解溶液进行检测,能够高灵敏度地、高精密度地检出消解溶液中的重金属。实施例的数据表明,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使Cr的检出限为3.2mg/kg,回收率为99~109%;Cd的检出限位0.1mg/kg,回收率为97~107%;Pb的检出限为6.7mg/kg,回收率为97~109%;Zn的检出限为0.03g/kg,回收率为103~11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材料中重金属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塑料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polyethylene,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常温下,聚乙烯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常被用作农膜、工业用包装膜、电线、电缆绝缘等。工业生产中,以聚乙烯为基材,并根据用途加入不同添加剂对其性能进行改进,得到多组分复杂材料聚乙烯塑料。例如,铅、镉等作为常用热稳定剂被广泛应用。由于热稳定剂中的重金属被认为是可致癌物质,欧盟、北美、日本等已开始禁止使用重金属热稳定剂,欧盟还对塑料及其制品中使用的重金属(铅、镉、铬等)作出了严格的限定。由于锌作为复配型金属盐,其添加量高出铅、镉、铬添加量的1~2个数量级,因此也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针对聚乙烯塑料样品的消解方法主要有湿法和干灰化法。其中干灰化法效率低,精度差。湿法消解耗时长、步骤繁琐,而且开放系统的加热消解易造成样品玷污,易挥发元素损失。聚乙烯塑料样品消解后,进行检测时,检测方法对重金属的回收率、精度都不高。所以,寻求一种能够高效、且精密高的聚乙烯中重金属测定方法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塑料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以预消解和消解的方式迅速、完全地消解聚乙烯塑料样品,消耗样品量少,试剂用量相对也较少,适合多元素分析;再结合ICP-OES进行检测,对聚乙烯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测定有较高的精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塑料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建立聚乙烯基体中各重金属的质量浓度-吸光度值标准曲线;
将聚乙烯塑料样品、浓硝酸和双氧水混合,进行预消解和消解,得到消解溶液;
将所述消解溶液进行ICP-OES测试,分别得到所述消解液溶液中各重金属的吸光度值,根据所述聚乙烯基体中各重金属的质量浓度-吸光度值标准曲线,得到所述聚乙烯塑料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所述聚乙烯塑料样品、浓硝酸和双氧水的用量比为0.1g:3~5mL:1~2mL;所述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30%;
所述重金属包括铅、镉、铬、锌。
优选地,所述预消解的温度为80~90℃,时间为10~20min。
优选地,所述消解的温度为180~200℃,压力为28~31bar,时间为40~50min。
优选地,所述ICP-OES测试的参数包括:
RF功率为1150W;泵速为65r/min;辅助气流量为0.5L/min;雾化气流量为0.75L/min;观测方向为垂直,观测高度为12mm;波长:铬为283.563nm,镉为228.802nm,铅为220.253nm,锌为213.856nm。
优选地,还包括将所得消解液赶酸至0.5mL后,使用质量浓度为0.5%的硝酸定容至1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7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