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驾驶车辆轨迹跟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6823.9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8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蔡则鹏;苏成悦;方泽彬;黄鸿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B60W50/00;B60W30/1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驾驶 车辆 轨迹 跟踪 方法 | ||
1.一种自动驾驶车辆轨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地面坐标系和机体坐标系,对车辆进行动力学建模;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如下:
其中,x、y分别为地面坐标系下自动驾驶车辆质心的x轴、y轴坐标,ψ为地面坐标系下自动驾驶车辆的航向角,v为自动驾驶车辆的前进速度,a为自动驾驶车辆的前进加速度,t表示当前时刻的量,t+1表示下一时刻的量,Lf为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轴距;δtrue为虚拟量,表示当前真实前轮倾角,是车辆在当前行驶方向下假设前轮没有打滑状态下对应的前轮倾角;
S2:获取机体自身状态向量Xt以及上一次输出向量Ut-1;其中,
Xt=[x,y,ψ,v]T (2)
Ut-1=[at-1,δt-1] (3)
δ为自动驾驶车辆的前轮倾角;当需要计算下一时刻的机体自身状态向量Xt+1时,将该时刻的Xt代入到公式(1)中,即可算出下一时刻的Xt+1的相关参数xt+1、yt+1、ψt+1以及vt+1;
S3:获取虚拟量,该虚拟量为当前真实前轮倾角δtrue;
S4:通过采样获取离散的航点路径P,并对该航点路径P进行插值计算,以长度l分别得出xref,yref,ψref,vref,即获得连续轨迹f(P);其中,
代入下列公式,通过设定参考速度v获得离散型的航点路径P′,其中P′包含N个点的状态;
P′=[X1,X2,…,XN]T (5)
Xn=[f1(ln) f2(ln) f3(ln) f4(ln)] (6)
ln=(n+1)×v×dt (7)
其中,n为取的点的标号;
S5:根据自身状态Xt和航点路径P′,通过计算模型预测代价函数J的最小值获取当前时刻的加速度at和当前时刻的前轮倾角δt,从而获得最优输出向量为当前输出向量Ut;
其中,模型预测代价函数J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模型预测控制计算步长,w表示各个指标的权重,其中每个指标的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赋值;
S6:输出向量Ut作用于自动驾驶车辆,重复S2到S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车辆轨迹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获取当前真实前轮倾角δtrue的方法如下:
首先,通过几何关系可得:
故:
其中R为前轮倾角为δtrue时的转弯半径,Lf为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轴距,dψ表示两个时间间隔的航向角差,dx表示两个时间间隔x坐标差,dy表示两个时间间隔y坐标差,dt表示时间间隔,ω为车辆的角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68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