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和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6777.2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从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从余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14;B60H1/32;B60L58/26;B60L58/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循环单元 蒸汽压缩制冷 热交换 电动汽车 第二换热器 第一换热器 水循环单元 加热冷却循环 热泵空调系统 第三换热器 电驱动系统 制冷剂 动力电池 系统低温 循环单元 余热回收 乘员舱 低沸点 电驱动 换热器 热管理 热回收 车内 除冰 除湿 能效 制热 加热 制冷 冷却 电池 隔离 | ||
1.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汽压缩制冷热泵循环单元,包括电动压缩机(1)、第一三通阀(2)、第三换热器(3)、第二三通阀(4)、第一换热器(5)、膨胀节流装置(6)、第二两通阀(7)、第二换热器(9)、第三两通阀(8)、第四换热器(10)、第一两通阀(11)和气液分离器(12);
第一换热器水循环单元,包括第一换热器(5)、第一水泵(22)、第一膨胀壶(21)、车外换热器(19)、车内加热器(25)和第四两通阀(24),所述第一换热器水循环单元能在所述第一换热器(5)处与所述蒸汽压缩制冷热泵循环单元之间进行热交换;
第二换热器水循环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9)、第五两通阀(32)、第四三通阀(23)、车内加热器(25)、车内换热器(28)、第二膨胀壶(30)、第二水泵(31),所述第二换热器水循环单元能在所述第二换热器(9)处与所述蒸汽压缩制冷热泵循环单元之间进行热交换;
电驱动余热回收循环单元,包括第三换热器(3)、第七两通阀(39)、第三膨胀壶(14)、第三水泵(13)、驱动电机(17)、电机控制单元(18),所述电驱动余热回收循环单元能在所述第三换热器(3)处与所述蒸汽压缩制冷热泵循环单元之间进行热交换;
动力电池加热冷却循环单元,包括第四换热器(10)、动力电池(34)、第四膨胀壶(35)、第四水泵(36),所述动力电池加热冷却循环单元能在所述第四换热器(10)处与所述蒸汽压缩制冷热泵循环单元之间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压缩制冷热泵循环单元位于汽车的乘员舱外部,制冷剂仅在所述蒸汽压缩制冷热泵循环单元内循环;和/或所述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采用低沸点的碳氢制冷剂做制冷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5)、所述第二换热器(9)、所述第三换热器(3)和所述第四换热器(10)均为水冷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余热回收循环单元还包括低温散热器(15)以及用于调节循环载冷剂流向的第三三通阀(16);所述电驱动余热回收循环单元还包括第六两通阀(38)及第七两通阀(39),用于调节循环载冷剂是否流经第三换热器(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余热回收循环单元在系统制冷/除湿模式时第三三通阀(16)处于第一阀口(16a),第六两通阀(38)打开,第七两通阀(39)关闭,通过低温散热器(15)带走驱动电机(17)和电机控制单元(18)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在热泵模式时,第三三通阀(16)处于第二阀口(16b),第六两通阀(38)关闭,第七两通阀(39)打开,通过第三换热器(3)回收驱动电机(17)和电机控制单元(18)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达到增强热泵系统制热性能的目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三通阀(23)和第五三通阀(27),用于切换车内加热器(25)处于第一换热器水循环单元中还是处于第二换热器水循环单元中;所述第一换热器水循环单元中还设置有第一液体加热器(37),用于热泵系统除冰模式时加热单元内载冷剂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系统处于制冷/除湿模式时,第四三通阀(23)处于第三阀口(23a),第五三通阀(27)处于第五阀口(27a),第四两通阀(24)关闭,此时第一换热器水循环单元内载冷剂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器(5)、第一水泵(22)、第一膨胀壶(21)、第一液体加热器(37)、车外换热器(19)、车内加热器(25),使车外换热器冷却后的中温载冷剂流经车内加热器,用于平衡乘员舱内温度舒适性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从余,未经徐从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67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