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用套管刮削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46411.5 | 申请日: | 2019-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0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辛;王旱祥;董祥伟;兰文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E21B37/04 | 分类号: | E21B3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套管 刮削 | ||
1.一种油田用套管刮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刮削机构、端盖和通径机构,所述筒体上端与螺杆钻具螺纹连接,下端与端盖螺纹连接,在筒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刮削套管内壁的刮削机构,且在刮削机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初步去除套管内壁附着物的通径机构,所述通径机构的最大通径尺寸与筒体外径相等,所述刮削机构包括移动外套、刮刀、刮刀连接板、弹簧和固定内套,所述移动外套滑动安装在固定内套外部,所述固定内套通过端盖固定安装在筒体底部,在固定内套的内套本体外部套装有弹簧和移动外套,所述移动外套上端与筒体上轴肩贴合,下端通过弹簧与固定内套连接,所述刮刀与移动外套通过刮刀连接板连接,所述刮刀滑动安装在筒体的刮刀滑槽内,所述通径机构包括上支撑套、下支撑套、通径刀连接板、弧形通径板、弧形通径刀和通径调节杆,所述上支撑套上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内套底部,下端与下支撑套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通径调节杆上端固定安装在移动外套上,下端通过通径刀连接板与弧形通径板一端连接,所述弧形通径板另一端连接在下支撑套下端,在弧形通径板外侧固定安装有弧形通径刀,螺杆钻具带动刮削器旋转,在循环液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弹性力驱动移动外套沿固定内套向下运动,通过刮刀连接板带动刮刀沿筒体的刮刀滑槽向外伸出对一定直径范围内的套管内壁进行刮削,与此同时,固连在移动外套上的通径调节杆向下运动并通过通径刀连接板增大弧形通径板的开度,进而带动与其固连的弧形通径刀进行通径,刮刀与弧形通径刀在液力驱动下同时完成刮削与通径动作,下方通径作业与上方刮削作业一次性同时完成;停止循环液供给,移动外套在弹簧恢复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刮刀连接板带动刮刀缩回筒体的刮刀滑槽内,与此同时,通径调节杆向上运动并通过通径刀连接板减小弧形通径板的开度,弧形通径刀收起,刮刀与弧形通径刀在弹簧恢复力作用下同时完成缩回动作,便于快速实现刮削器的上提或下放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套管刮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销,刮刀连接板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销与移动外套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销与刮刀活动连接;所述通径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销,弧形通径刀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定包覆在弧形通径板外侧,通径刀连接板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销与通径调节杆下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销与弧形通径板上端连接,弧形通径板下端通过第二连接销与下支撑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套管刮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筒体外壳、第一过流孔、刮刀滑槽,所述筒体外壳为回转体结构,上端设有用于轴向定位移动外套的向内凸出的轴肩,下端设有用于轴向定位固定内套的向外凹陷的轴肩,在筒体外壳圆柱表面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三个呈T形的刮刀滑槽,且T形刮刀滑槽形状为外大内小,在筒体外壳圆柱表面绕其轴线均匀设置有三个倾斜的第一过流孔,且第一过流孔截面形状为圆形且内高外低,便于将上方循环液从第一过流孔甩出到下方未刮削的套管内壁,对内壁进行清洗,降低附着的硬度以及附着物与套管内壁的附着力,所述第一过流孔位于刮刀滑槽下方,用于避免循环液直接冲击刮刀,且第一过流孔与刮刀滑槽交错布置,用于将循环液的速度冲击区避开刮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套管刮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包括刮刀本体、圆柱刮削部、圆锥刮削部、第一螺旋排屑槽、第二连接头,所述刮刀本体为等壁厚矩形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刮削部和圆锥刮削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圆柱刮削部固定连接在圆锥刮削部上方,且圆柱刮削部下端面与圆锥刮削部上端面尺寸、形状相同,所述圆锥刮削部上端尺寸大于下端尺寸,所述刮刀上部设置为圆柱刮削部、下部设置为圆锥刮削部将刮刀的一次性刮削任务分为两次,第一次为下部圆锥刮削部的初步粗刮削,先将附着物刮削为薄壁结构,第二次为上部圆柱刮削部的终步精刮削,将第一步得到的薄壁结构附着物彻底刮除,所述刮刀的宽度尺寸与刮刀滑槽的外侧凹槽尺寸相等,高度尺寸与刮刀滑槽的高度尺寸相等,厚度尺寸小于刮刀滑槽的外侧凹槽尺寸,所述圆柱刮削部与圆锥刮削部外表面设有第一螺旋排屑槽,用于及时排除刮削脱落的附着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64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