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凝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6394.5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0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坤坤;王海娟;李鹏;高元锋;刘站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F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秦蕾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管和固定于所述冷凝管上的散热结构,所述冷凝管包括若干平行延伸的直管段和连接相邻两所述直管段的弯管段,所述冷凝管和所述散热结构相配合使所述冷凝器整体呈六边形蜂窝状设置,所述直管段均设置于所述蜂窝状结构的六边形顶角处。本发明冷凝器可以极大地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器,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更优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的冷凝器上的散热结构一般为沿冷凝管的管壁缠绕设置的翅片式散热结构,而且该翅片式散热结构自冷凝管的制冷剂入口端直至制冷剂出口端的分布均相同。然而,制冷剂在冷凝管的入口端处的温度最高,并在流动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这就使得冷凝管的入口端处的翅片散热结构无法吸收过多的热量,只能让制冷剂继续流动让剩下的翅片散热结构继续吸热,而冷凝管的出口端处的翅片散热结构由于制冷剂温度已经较低已无较多的热量可吸收容易造成散热结构的浪费,此种散热结构不仅吸热效率低,而且换热效果差。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冷凝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热效率高且散热效果更优的冷凝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管和固定于所述冷凝管上的散热结构,所述冷凝管包括若干平行延伸的直管段和连接相邻两所述直管段的弯管段,其中,所述冷凝管和所述散热结构相配合使所述冷凝器整体呈六边形蜂窝状设置,所述直管段均设置于所述蜂窝状结构的六边形顶角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管呈多排设置,相邻两排所述冷凝管的通过所述弯管段衔接连通,每排所述冷凝管的相邻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呈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交替排列,相邻两排所述冷凝管的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呈交错排布,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蜂窝状结构由多个正六边形构成,所述第一间距为所述第二间距的两倍,相邻两排冷凝管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间距的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若干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呈平板状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板缘与所述直管段呈线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片设有位于中间的平板部和位于所述平板部两侧的圆弧部,所述圆弧部与所述直管段呈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管段外的所述圆弧部相互连接围设成空心圆柱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互呈120°夹角设置于所述直管段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设于沿横向方向上最外侧的两排所述直管段上的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设有第一平板和自所述第一平板的两端朝同一侧弯折的第二平板和第三平板,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直管段上的所述第一散热片形成六边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设于沿前后方向上最外侧的两行所述直管段上的第三散热片,所述第三散热片设有互呈一定夹角设置的第四平板和第五平板,所述第三散热片与所述直管段上的所述第一散热片形成六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冷凝器通过冷凝管的直管段上设置散热结构,冷凝管和散热结构相配合使冷凝器整体呈六边形蜂窝状设置,六边形蜂窝状结构的截面积较大可使流通的空气更多,提高了散热效率,而且散热结构将所有冷凝管连接至一起,吸热时可将热量不断地传递至周围的散热结构,极大地提高了传热效率,从而使得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冷凝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63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