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源互联网下配电网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6313.1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5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蒋泽甫;张彦;何向刚;徐常;贺墨琳;高华;钟以林;刘金森;罗文雲;罗宁;刘文霞;龙蔷;陈露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52100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商小川<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配电网规划 规划 能源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接纳 主动管理模式 最大供电能力 分布式电源 供电可靠性 互联网发展 电力平衡 负荷曲线 模式应用 配电网络 柔性负荷 影响评估 影响问题 互联网 互动 预测 协调 | ||
1.一种能源互联网下配电网规划方法,它包括:
步骤1、基于最大供电能力对配电网进行规划;
步骤2、以可靠性为中心对配电网进行规划;
步骤3、将“源网荷储”协调模式应用于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最大接纳进行规划;
步骤4、含负荷曲线预测、柔性负荷互动影响评估技术的主动管理模式的配电网规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互联网下配电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基于最大供电能力对配电网进行规划时,规划措施优先级分别为负荷再分配、线路规划、变电站规划;负荷再分配措施没有改变网架结构,只是改变了负荷在馈线和主变间重新分配;通过优化负荷分配提高N-1安全性,又改善电网的负载均衡性;负荷再分配措施优先级为:调整断路器状态、调整断路器位置、新负荷接入和负荷切改;所述线路规划措施优先级为:更换导线、新建联络线和新建馈线;变电站规划措施优先级为:新增主变、更换主变和新建变电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互联网下配电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基于最大供电能力对配电网进行规划的方法包括:
步骤1.1、最大供电能力TSC>规划总负荷时,新增负荷能在电网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被销纳,仅采取负荷再分配措施即可;
步骤1.2、最大供电能力TSC<规划总负荷时,新增负荷后总负荷已超过现有电网TSC,不能完全被现状网销纳;通过网架挖掘TSC后能大于总负荷,此时,首先采取线路规划措施,如果分布校验不通过再采取负荷再分配措施;
步骤1.3、存在供电盲区时,通过新增变电容量才能满足要求;
首先采取变电站规划措施,再采取线路规划或负荷再分配措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源互联网下配电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大供电能力TSC的计算方法包括:
变电站站内供电能力:变电站站内供电能力是指以某一变电站为单位,其供电设备满足N-1准则条件下最大的负荷供应能力
式中:
i为变电站编号,i=1,2,…,n,共计n座变电站;
N为变电站的主变数;Ni为第i座变电站的主变数;
j为变电站内变压器编号;k为主变短时允许过载系数;Ri,j为第i变电站第j台主变容量;max(Ri,j):第i变电站的最大主变容量;
为第i变电站主变容量和;
区域内变电站站内供电能力计算
当变电站i的主变容量一致,即时,有
ci=k(Ni-1)Pi
网络供电转移能力计算:
一座变电站的电网负荷转移能力为与其相连线路的转移能力之和;两座相连变电站的电网供电转移能力为与两座变电站相连线路的转移能力之和,但此两座变电站之间相连只能计算1次,并按最小值计算;按此思路,电网的负荷转移情况由如下的负荷转移矩阵表示,即
tij表示第i座变电站向第j座变电站可转移负荷的大小,值取决于两个因素:①两变电站间联络线的负载能力;②变电站j可接受的负荷能力;假定联络线容量足够充裕,同时变电站j接受来自变电站i的负荷后站内各主变均不会过负荷,则tij以容量形式表示为:
式中第一项表示变电站j在变压器不过负荷条件下的总供电容量,cj则是变电站j正常运行时所允许的最大负荷,二者之差反映了变电站j在带满最大负荷条件下还可以接受的负荷
得到:
Tij=min(tij,tji)
电网供电转移能力L表示为
配电系统最大供电能力
如果变电站之间负荷转移通畅,则电网的供电能力是所有这些设备中容量最大的设备停运情况下所具备的供电能力;假定最大单台容量主变出现在第m座变电站,则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表示为
若变电站i的单台主变容量一致为Pi,则:
变电站主变容量一致,由最优负荷转移能力L=Smax-C得到
令k=1,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63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