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单元和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43925.5 | 申请日: | 2019-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5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邾志民;黄奂衢;王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36;H01Q1/24;H01Q5/335;H01Q5/35;H01Q5/50 |
| 代理公司: | 11243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板 金属片 馈线 馈电探针 天线单元 馈电 弯折 通信技术领域 电子设备 全球漫游 天线性能 通信效果 无线连接 用户体验 阵列天线 阻抗匹配 双极化 频段 断线 穿过 传输 通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单元和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天线单元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置有凹槽;馈电探针;设置于凹槽内并形成正交差分馈电的金属片,馈电探针穿过凹槽的槽底,并通过馈线与金属片连接,其中,馈线为弯折馈线。本发明的方案将金属板作为天线单元的一部分,可以避免金属板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全球漫游时用户的多个频段的无线体验;并且,通过在凹槽内形成正交差分馈电的金属片,具有MIMO功能,以提升数据的传输速率,还可以构成双极化,增加阵列天线的无线连接能力,减少通信断线的几率,提升通信效果和用户体验,并且,通过弯折馈线将馈电探针与金属片连接,可以调整相关变量以进行阻抗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单元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毫米波天线封装天线(AiP,Antenna in package)置入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候,由于电子设备的外壳/电池盖等非金属材质对毫米波天线的影响较大,常会造成多频毫米波天线模组AiP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带宽的缩窄,甚至是某些频段的带宽消失等;并且,现有技术的毫米波天线极易受到周边金属器件的影响,如金属框、金属背盖、喇叭、扬声器等金属器件的影响,导致天线性能急剧下降。对于金属外观的电子设备,需要为毫米波天线设置一定的窗口,或者降低电子设备的金属占比;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毫米波天线一般以较差的驻波比(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覆盖n258(24.25-27.5GHz)与n261(27.5-28.35GHz)频段及以39GHz为主的n260(37.0-40.0GHz),且需要切换天线的馈电结构完成n258、n261到n260的切换;并且现有技术的毫米波天线不能支持载波聚合(CA,CarrierAggregation)。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单元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数据传输速率低以及覆盖频段范围较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单元,包括:
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置有凹槽;
馈电探针;
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形成正交差分馈电的金属片,所述馈电探针穿过所述凹槽的槽底,并通过馈线与所述金属片连接,其中,所述馈线为弯折馈线。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电子设备,包括金属框,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单元;
其中,所述金属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置槽,每一所述容置槽中设置有至少一所述天线单元。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单元;
其中,所述金属板为所述电子设备的金属框的至少一部分。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金属板作为天线单元的一部分,可以避免金属板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全球漫游时用户的多个频段的无线体验;并且,通过在所述金属板内形成正交差分馈电的金属片,具有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功能,以提升数据的传输速率,还可以构成双极化,增加阵列天线的无线连接能力,减少通信断线的几率,提升通信效果和用户体验,且通过弯折馈线将馈电探针与金属片连接,可以调整相关变量以进行阻抗匹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单元的拆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3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