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3169.6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0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万振华;张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开源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开源网安物联网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武汉网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H04L12/40 |
代理公司: | 44414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数据 汽车网络 备份数据 预设 计算机技术领域 分析结果显示 读取 存储空间 恶意攻击 分析模拟 漏洞信息 全面测试 数据收发 数据处理 私密性 备份 汽车 真实性 篡改 存储 伪造 检测 申请 保证 分析 | ||
本申请适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数据处理方法,包括:通过预设的汽车网络获取待测汽车的汽车数据;对所述汽车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显示在界面上;通过所述汽车网络对所述汽车数据进行数据收发模拟和/或重放模拟,检测所述汽车网络中的漏洞信息;将备份数据存储至预设的存储空间。通过对汽车网络的汽车数据进行读取,对汽车数据进行分析模拟和重放模拟实现了对汽车网络的全面测试,并将汽车数据进行备份,保证备份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避免恶意攻击者对关键备份数据进行篡改伪造,提高了汽车网络的安全性和汽车数据的私密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包含更多的软件,并提供比以前更先进的功能和连接,这也意味着攻击面越来越大。汽车正在成为网络安全攻击的目标。近几年来针对汽车的信息安全事件频发,因此,在汽车投放市场之前找到并修复安全漏洞势在必行。在多种车载总线中,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黑客可以通过汽车的多种对外接口渗透到车内CAN总线,但由于CAN总线缺乏信息安全保障机制,黑客可以在CAN总线上执行多种恶意攻击。
现有技术通过执行安全测试识别汽车的安全漏洞,例如目标系统的渗透测试。但是这种方法没有特定的安全测试工具集可以使用,不能对汽车进行完整的测试,测试对象和数据较为片面,容易忽视测试活动中的关键步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汽车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汽车进行测试时测试对象和数据较为片面,容易忽视测试活动中的关键步骤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的汽车网络获取待测汽车的汽车数据;对所述汽车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显示在界面上;所述分析结果用于表征所述汽车网络的安全等级;根据所述安全等级,通过所述汽车网络对所述汽车数据进行数据收发模拟和/或重放模拟,检测所述汽车网络中的漏洞信息;将备份数据存储至预设的存储空间;所述备份数据为对所述汽车数据、所述分析结果以及所述漏洞信息进行备份得到。
示例性的,对汽车网络的关键数据进行读取及分析,为还原汽车的行车状态提供重要的依据,将数据进行备份,避免恶意攻击者对关键备份数据进行篡改伪造,保证备份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将汽车网络数据的读取,发送,分析工具集成在一起,并开发出一套图形化界面,方便非开发人员使用。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汽车网络的汽车数据进行读取,对汽车数据进行分析模拟和重放模拟实现了对汽车网络的全面测试,并将汽车数据进行备份,保证备份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避免恶意攻击者对关键备份数据进行篡改伪造,提高了汽车网络的安全性和汽车数据的私密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预设的汽车网络获取待测汽车的汽车数据;对所述汽车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显示在界面上;所述分析结果用于表征所述汽车网络的安全等级;根据所述安全等级,通过所述汽车网络对所述汽车数据进行数据收发模拟和/或重放模拟,检测所述汽车网络中的漏洞信息;将备份数据存储至预设的存储空间;所述备份数据为对所述汽车数据、所述分析结果以及所述漏洞信息进行备份得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汽车网络获取待测汽车的汽车数据;
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汽车数据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显示在界面上;所述分析结果用于表征所述汽车网络的安全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开源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开源网安物联网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武汉网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开源互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开源网安物联网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武汉网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31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