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2716.9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1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付超超;王佳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刘晓敏 |
地址: | 07100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表面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于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得浑浊液;将盛有浑浊液的反应釜密封,加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得粉末;将所得粉末进行干燥、热处理,冷却处理后得到具有LixPFyOz@LiF包覆层的正极材料粉末。本发明利用电解液处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充满电解液的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从而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形成均匀的包覆层,包覆后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本发明的包覆方法操作简单,包覆均匀,易控制,重复性好,成本相对较低,可实现规模化包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能源紧张,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开发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锂离子电池凭借着高容量高倍率等特点在众多储能材料中脱颖而出。现如今,锂离子电池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可靠的安全性能和更长时间的循环寿命,因此,锂离子电池将要接受更大的挑战。
富锂氧化物材料可以被表述为xLi2MnO3•(1-x)LiMO2 (M = Mn, Co, Ni, Fe,etc.),这种富锂氧化物被认为是一种新型材料,其理论比容量和放电电压都相对较高,因此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正极材料。然而此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电子电导率低,过渡金属的迁移,层状向尖晶石不可逆相变,放电电压衰减严重,高电压下循环稳定性差。以LiCoO2为例,当电压充到4.2V时,材料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只有一半的锂离子脱出,因此,若想提高材料的容量则需要提高截止电压,从而使更多的锂离子脱出,但是提高了截止电压,就会破坏其原本的结构,导致容量下降,钴也会在电解液中溶解,而且很多研究学者还指出电池充电截止电压越高,电量转换率越低,电极活性衰减也越严重。因此提出了表面包覆来阻止高电压下LiCoO2结构的膨胀和钴的溶解,从而来提高LiCoO2高电压下的电化学性能。
现有的大部分包覆方法都是采用铝盐和锌盐等金属盐类的水解,然后与正极材料混合后进行热处理,此类方法存在一个很严重的缺点——不能有效的控制金属盐类水解的速率,从而易生成沉淀使包覆层不均匀。再如一些表面包覆TiO2的方法,TiO2易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不易控制。还有一些包覆方法是在表面包覆AlF3,该类方法需在惰性气氛中烧结而使包覆成本提高。总的来说现有的包覆方法存在着如下缺点:(1)容易引入杂质离子,包覆层一般含有Al、Ca、Zn等离子;(2)利用金属盐的水解,不能控制水解速率使包覆层不均匀。(3)包覆过程过于繁琐,一些包覆过程需要惰性气氛的支持,成本相对高一些。
因此,亟需开发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包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方法,以解决现有包覆方法存在的包覆过程不易控制、包覆层不均、成本较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于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得浑浊液;
(2)将步骤(1)中盛有浑浊液的反应釜密封,加热,进行溶剂热反应;
(3)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得粉末;
(4)将步骤(3)得到的粉末进行干燥;
(5)将步骤(4)得到的干燥粉末进行热处理,之后冷却处理即得到具有LixPFyOz@LiF包覆层的正极材料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大学,未经河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27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