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桥梁顶升智能双位移传感器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2647.1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1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奥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B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桥梁 智能 位移 传感器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桥梁顶升智能双位移传感器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机和设置在桥梁顶升装置一侧的多个监控站点;控制主机包括:控制模块、监控模块、警报单元,监控模块测量位移传感器的数值差,控制模块对输入的数值差进行运算处理并向警报单元发出执行命令;监控站点包括设置在顶升装置一侧的双位移传感器,连接双位移传感器和控制主机的数字链路,以及设置在数字链路中的变送器。本发明能够利用两种不同工作原理的传感器通过软件系统计算二者行程差是否超过限值,实现智能自检功能;同时通过计算机软件可以实时对桥梁施工时的振动、位移进行监控,并及时向施工人员发生异常信号,维持稳定的施工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监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桥梁顶升智能双位移传感器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梁体在抬高过程中,由于露天的工作环境,钢制材料在温度的作用下常常会因热胀冷缩发生伸缩形变,从而导致固定在梁体上的位移传感器、顶升装置和梁体之间产生相对的平滑,从而无法判断位移传感器是否处在正确的测量点,其次现有的位移传感器不具备自检功能,无法对其工作状态以及测量的数据做有效的断定,从而给顶升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基于桥梁顶升智能双位移传感器的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桥梁顶升智能双位移传感器的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主机和设置在桥梁顶升装置一侧的多个监控站点;
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控制模块、监控模块、警报单元,所述监控模块测量位移传感器的数值差,所述控制模块对输入的数值差进行运算处理并向警报单元发出执行命令;
所述监控站点包括设置在顶升装置一侧的双位移传感器,连接双位移传感器和控制主机的数字链路,以及设置在数字链路中的变送器;所述警报单元包括设置在控制主机上的警报定位系统和无线连接警报定位系统的多个声光报警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监控站点均设置有太阳能充电装置,能够对传感器和声光警报器进行充电。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双位移传感器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本体上的防护外壳,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内部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外部两侧的多个固定耳,以及设置在防护外壳内部且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所述主体的底部和顶部各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
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为拉线式位移传感器;
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为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该第二位移传感器平行于第一位移传感器;
所述主体的底部开设的两个通孔为数据接口安插孔,顶部的两个通孔为传感器穿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为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固定穿插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且两端分别对应穿出数据接口安插孔和传感器穿孔。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测量行程长、性能可靠的优点。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活动磁环为确定位置的元件,不易受油渍、雨水、灰尘以及障碍物的影响;其次输出信号为绝对位移值,即使电源中断、重接,数据也不会丢失;可以用于重复检测,且检测精度高,使用寿命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本体,连接第一位移传感器本体的钢丝绳,固定连接第一位移传感器本体的线缆,以及固定连接在线缆另一端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另一端对应数据接口安插孔。第一位移传感器在检测过程中可分别沿测量方向拉伸传感器拉线端,检查是否有卡动或异响,确保装置是否安装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奥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奥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2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支承滚道的测量器具
- 下一篇:一种协调投放装置的检测工装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