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管下导正夹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1677.0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0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志;孙汉军;马卫立;孙润琪;马建国;张浩;郭东乐;唐琳;王翔翔;王燕飞;张伟强;于法珍;邵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文融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24 | 分类号: | E21B19/24 |
代理公司: | 37105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祥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液压缸 左液压缸 右钳口 左钳口 右支架 左支架 管钳 油管 导正装置 导正 设计成分体式 机械手 夹钳装置 铰轴连接 相对摆动 移动空间 给油管 平台管 大臂 夹紧 夹钳 铰接 井口 配合 驱动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管下导正夹钳装置,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钳口、右钳口,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铰轴连接;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内侧相对,其外侧分别与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铰接,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分别驱动左钳口、右钳口相对摆动、实现夹紧油管的动作。本发明为配合全新结构的管钳平台而设计,新管钳平台管钳的移动范围在油管前方,这样导正装置就位于井口和大臂之间,为了给油管让出移动空间,导正装置设计成分体式机构,使机械手和管钳的动作配合不受导正夹钳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管下导正夹钳装置,属于石油修井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油管时,油管在被机械手抓取至井口上方位置时,由于油管自身的刚性和环境等因素,导致抓取的油管不能与井口油管有效对齐,所以油管下方需要一个导正装置,导正装置在修井作业中起到修正偏差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管下导正夹钳装置,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钳口、右钳口,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分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铰轴连接;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内侧相对,其外侧分别与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铰接,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分别驱动左钳口、右钳口相对摆动、实现夹紧油管的动作。
所述左钳口和右钳口内侧相对处分别设有凹凸卡槽。
所述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通过同步控制。
有益效果:本发明为配合全新结构的管钳平台而设计,新管钳平台管钳的移动范围在油管前方,这样导正装置就位于井口和大臂之间,为了给油管让出移动空间,导正装置设计成分体式机构,使机械手和管钳的动作配合不受导正夹钳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本发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夹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夹紧状态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中:1左支架、2右支架、3左钳口、4右钳口、5左液压缸、6右液压缸、7凹凸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a所示为本发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夹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所示为本发明夹紧状态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管下导正夹钳装置,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左钳口3、右钳口4。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所述左钳口3和右钳口4分别与左支架1和右支架2通过铰轴连接;所述左钳口3和右钳口4内侧相对,其外侧分别与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铰接,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分别驱动左钳口3、右钳口4相对摆动、实现夹紧油管的动作。
所述左钳口3和右钳口4内侧相对处分别设有凹凸卡槽6。
所述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通过同步控制。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下油管:导正夹钳分开状态并升起,机械手抓取油管移动至井口位置,导正夹钳夹紧,导正夹钳下落至油管与井口接箍对接,导正夹钳松开,管钳上扣,重复以上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文融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文融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1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