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装置及单颗粒柱塞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1291.X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3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陈张倩;温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C01B33/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张素斌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 分散相 三通 制备 微流控装置 毛细管液 输出端 液滴 内部连通 单颗粒 连续相 输入端 锥状端 插接 输出 柱塞 二氧化硅微球 单分散性 毛细管柱 交接处 色谱柱 套接 微球 锥状 交接 贯穿 | ||
1.一种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散相输入毛细管、连续相输入毛细管、液滴输出毛细管、连接毛细管和三通;所述三通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分散相输入毛细管贯穿三通的第一输入端和输出端,分散相输入毛细管的一端呈锥状,锥状端位于输出端一侧;所述液滴输出毛细管的一端套接分散相输入毛细管的锥状端,且液滴输出毛细管和分散相输入毛细管的交接处具有间隙;所述交接处外套设有连接毛细管,所述连接毛细管的一端插接于三通的输出端,并与三通内部连通,连接毛细管的另一端与液滴输出毛细管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连续相输入毛细管的一端插接于三通的第二输入端,并与三通内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输入毛细管、连接毛细管、连续相输入毛细管分别与三通的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呈T字型结构,三通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有供分散相输入毛细管、连续相输入毛细管和连接毛细管插入的接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和接头采用PEEK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毛细管的另一端与液滴输出毛细管的外壁通过热塑胶密封。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装置的单颗粒柱塞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液体推进泵将分散相和连续相分别引入到毛细管液滴微流控装置中,并控制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速,生成的液滴通过液滴输出毛细管收集到容器中,然后将收集的液滴进行缩聚反应固化成微球,并对微球进行清洗、干燥和煅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颗粒柱塞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采用硅胶体系;所述连续相采用与分散相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体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颗粒柱塞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体系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四甲氧基硅氧烷加入聚乙二醇和乙酸中,水解成透明溶液,再加入氨水溶解即制得分散相。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颗粒柱塞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聚反应的温度为60~90℃;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30~60℃。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颗粒柱塞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采用程序化煅烧,煅烧条件为:首先将温度升至80~100℃,保温0.5~2h,然后将温度升至170~250℃,保温4~8h,最后自然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12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