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座、废水组合阀及净水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41172.4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3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利;谢武彬;胡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32 | 分类号: | F16K1/32;F16K17/168;F16K17/164;F16K17/04;C02F1/00 |
| 代理公司: | 11250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林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孔 进水腔 排水腔 连通 阀座本体 出水口 活动件 进水口 净水机 阀座 废水 废水组合阀 反渗透膜 间隙堵塞 使用寿命 直接排放 可活动 水垢 排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座、废水组合阀及净水机,阀座包括:阀座本体(10),具有进水口(11)、进水腔(12)、出水口(13)、排水腔(14)及废水孔(15),进水腔(12)与进水口(11)连通,排水腔(14)与出水口(13)连通,进水腔(12)与排水腔(14)通过废水孔(15)连通;活动件,可活动地设置在阀座本体(10)上,活动件具有打开废水孔(15)的打开状态及关闭废水孔(15)的关闭状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废水孔直接排放废水,有效的避免水垢将捅棒和废水孔之间的间隙堵塞的情况,实现废水的有效排放,避免反渗透膜损坏的情况,延长净水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座、废水组合阀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反渗透净水机的废水排放及冲洗反渗透膜是通过设置在反渗透膜之后的废水组合电磁阀进行控制的,具体地,废水组合电磁阀包括阀体及阀芯组件,阀体上设有进水口、第一腔室、出水口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分别通过冲洗孔和废水孔相互连通,阀芯组件用于导通或关闭冲洗孔,阀芯组件上安装有插入废水孔内的捅棒,该捅棒的外径小于废水孔的内径。
净水机制水时,捅棒插入到废水孔内,第一腔室内的水流从废水孔和捅棒之间的间隙流向第二腔室,然后从出水口流出。由于从反渗透膜内流出的废水中的质杂也比较高,废水容易在废水孔的表面和捅棒的表面上形成结晶结垢,净水机长时间运行下来水垢就会将捅棒和废水孔之间的间隙堵塞,废水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废水不能有效排放,导致净水机无废水排放损坏反渗透膜,严重影响反渗透净水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座、废水组合阀及净水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净水机长时间运行下来水垢就会将捅棒和废水孔之间的间隙堵塞导致无废水排放损坏反渗透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座,包括:阀座本体,具有进水口、进水腔、出水口、排水腔及废水孔,进水腔与进水口连通,排水腔与出水口连通,进水腔与排水腔通过废水孔连通;活动件,可活动地设置在阀座本体上,活动件具有打开废水孔的打开状态及关闭废水孔的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活动件为沿废水孔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的阀针,阀针插入废水孔中以关闭废水孔,阀针从废水孔拔出以打开废水孔。
进一步地,阀座还包括与阀针连接的弹性件,在进水腔中的水压作用下,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以使阀针处于打开状态;在弹性件的复位弹力作用下,阀针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进水腔位于排水腔的外侧。
进一步地,阀座还包括安装件,阀针的第一端与废水孔配合,阀针的第二端安装在安装件上,安装件的远离阀针的一端与弹性件连接,进水腔中的水压作用在安装件的朝向阀针的一端上。
进一步地,阀座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安装件和弹性件的安装腔,安装腔与进水腔连通。
进一步地,安装件的外壁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进一步地,安装件的外壁上具有用于安装密封件的安装环槽。
进一步地,阀座还包括与活动件连接的驱动件,驱动件驱动活动件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废水组合阀,包括:上述的阀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上述的废水组合阀。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活动件可活动地设置在阀座本体上,活动件处于打开状态时,废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进水腔中,然后从废水孔进入排水腔,最后从出水口排出,实现废水的排放;活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不排放废水。上述结构通过废水孔直接排放废水,有效的避免水垢将捅棒和废水孔之间的间隙堵塞的情况,实现废水的有效排放,避免反渗透膜损坏的情况,延长净水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1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