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气枕、薄型气枕制作设备以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1068.5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0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俞俐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卓艺家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 代理人: | 王丽芳;孟湘明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气枕 制作 设备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薄型气枕、薄型气枕制作设备以及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薄型气枕包括一接触套和一充气囊,其中所述接触套具有一容纳腔和一开口,其中所述开口连通于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充气囊包括一第一膜层和一第二膜层,其中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通过热压合工艺结合以形成一充气腔,其中所述充气囊通过所述开口被收纳于所述容纳腔,在所述充气囊被充气后,所述接触套被撑起以形成一立体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到薄型气枕、薄型气枕制作设备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气枕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枕头。当气枕被设计为U型结构时,气枕能够被方便地悬挂在使用者的颈部。
气枕和其他枕头的不同之处在于气枕本身的便携性。当气枕被放气后,能够被方便地收纳,其占据的空间非常的小。当气枕需要被使用时,使用者只要朝内充气就可以使得气枕恢复到原先的形状,从而气枕能够被放置在使用者颈部,以对于使用者的颈部起到支撑的作用。
气枕的上述优点在长途旅行中十分的突出,被放气后的气枕可以被方便地收纳在背包或者是行李箱内,当使用者感到旅途疲乏时,就可以将气枕取出,然后重新充气使用。
然而,气枕对于密封性的要求较高,以使得气枕在被充气后能够在外界的压力下保持气枕内部的气体不外泄。为了保证气枕的密封性,通常采用较厚的材料来制作气枕,比如说多层的复合面料,这使得整个气枕的重量增加,不利于气枕的便携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薄型气枕、薄型气枕制作设备以及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薄型气枕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能够被制作的较为轻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薄型气枕、薄型气枕制作设备以及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薄型气枕是双层结构,一层是用于充气的充气囊,一层是直接接触使用者的接触层,接触层能够被支撑于充气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薄型气枕、薄型气枕制作设备以及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薄型气枕的所述充气囊能够从所述接触层形成的容纳腔取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薄型气枕、薄型气枕制作设备以及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薄型气枕的所述充气囊能够被制作的较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薄型气枕、薄型气枕制作设备以及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薄型气枕的所述充气囊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其中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能够通过热压的方式相互结合以减少连接介质的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薄型气枕、薄型气枕制作设备以及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薄型气枕的所述充气层包括一气阀,其中所述气阀通过压合工艺被连接于所述第一膜层或者所述第二膜层以减少连接介质的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薄型气枕,其包括:
一接触套,其中所述接触套具有一容纳腔和一开口,其中所述开口连通于所述容纳腔;和
一充气囊,其中所述充气囊包括一第一膜层和一第二膜层,其中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通过热压合工艺结合以形成一充气腔,其中所述充气囊通过所述开口被收纳于所述容纳腔,在所述充气囊被充气后,所述接触套被撑起以形成一立体支撑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气囊包括一第一充气端部、一充气中部和一第二充气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充气端部和所述第二充气端部分别位于所述充气中部的两端并且分别连通所述充气中部,其中所述接触套包括一第一接触端部、一接触中部和一第二接触端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端部和所述第二接触端部分别位于所述接触中部并且分别连接于所述接触中部,当所述充气囊被收纳于所述接触套,所述第一充气端部对于所述第一接触端部形成的所述容纳腔位置,所述充气中部位于所述接触中部形成的所述容纳腔位置,所述第二充气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接触端部形成的所述容纳腔位置,并且充气后的所述第一充气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接触中部的尺寸,以使得充气后的所述第一充气端部无法移动至所述接触中部形成的所述容纳腔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卓艺家纺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卓艺家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1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音箱的应用推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气体控制装置及其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