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穿刺工程实心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0774.8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程平;吴喜林;王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集拓实心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77/10;C08K13/02;C08K3/36;C08K3/04;C08K3/22;C08K5/09;C08K3/06;C08K5/40 |
代理公司: | 32243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素庆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撕裂 耐穿刺 实心轮胎 沉淀法二氧化硅 抗硫化返原剂 恶劣环境 分子材料 天然橡胶 白炭黑 促进剂 短纤维 芳烃油 防老剂 氧化锌 硬脂酸 树脂 硫磺 芳纶 浸胶 撕裂 炭黑 轮胎 配方 配合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穿刺工程实心轮胎,采用天然橡胶、沉淀法二氧化硅、炭黑、白炭黑、芳烃油、抗撕裂树脂、氧化锌、硬脂酸、硫磺、促进剂的配合,并且还包括有撕裂剂AT‑KL、芳纶浸胶短纤维、高性能分子材料HR‑801抗撕裂剂、防老剂DPA、抗硫化返原剂,一系列抗撕裂耐穿刺材料的适应,使得该配方制得的实心轮胎大幅度提高轮胎的在恶劣环境下的耐穿刺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心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穿刺工程实心轮胎。
背景技术
实心轮胎是与充气轮胎(空心轮胎)对应的一种轮胎,其胎体是实心的,不用帘线作骨架,不必充气,故不需内胎或气密层。最早的轮胎就是实心轮胎。实心轮胎目前仅用于低速行驶的高负荷车辆或机械,也用于固定位置的机械。实心轮胎需要在有刺的场合使用,因此需要具有很好的耐穿刺性能,目前的实心轮胎配方耐穿刺效果不佳。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穿刺工程实心轮胎,采用天然橡胶、沉淀法二氧化硅、炭黑、白炭黑、芳烃油、抗撕裂树脂、氧化锌、硬脂酸、硫磺、促进剂的配合,并且还包括有撕裂剂AT-KL、芳纶浸胶短纤维、高性能分子材料HR-801抗撕裂剂、防老剂DPA、抗硫化返原剂,一系列抗撕裂耐穿刺材料的适应,使得该配方制得的实心轮胎大幅度提高轮胎的在恶劣环境下的耐穿刺能力,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穿刺工程实心轮胎,包括有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料:
天然橡胶80-120份、沉淀法二氧化硅15-25份、炭黑25-35份、白炭黑10-20份、芳烃油3-9份、抗撕裂树脂8-12份、氧化锌5-10份、硬脂酸1-3份、硫磺1-5份、促进剂 3-9份、撕裂剂AT-KL 5-10份、芳纶浸胶短纤维5-10份、高性能分子材料HR-801抗撕裂剂2-5份、防老剂DPA5-10份、抗硫化返原剂5-10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促进剂为秋兰姆促进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天然橡胶、沉淀法二氧化硅、炭黑、白炭黑、芳烃油、抗撕裂树脂、氧化锌、硬脂酸、硫磺、促进剂的配合,并且还包括有撕裂剂AT-KL、芳纶浸胶短纤维、高性能分子材料HR-801抗撕裂剂、防老剂DPA、抗硫化返原剂,一系列抗撕裂耐穿刺材料的适应,使得该配方制得的实心轮胎大幅度提高轮胎的在恶劣环境下的耐穿刺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穿刺工程实心轮胎,包括有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料:天然橡胶80份、沉淀法二氧化硅15份、炭黑25份、白炭黑10份、芳烃油3份、抗撕裂树脂8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1份、硫磺1份、促进剂 3份。还包括有撕裂剂AT-KL 5份、芳纶浸胶短纤维5份、高性能分子材料HR-801抗撕裂剂2份、防老剂DPA 5份、抗硫化返原剂5份。所述促进剂为秋兰姆促进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穿刺工程实心轮胎,包括有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料:天然橡胶100份、沉淀法二氧化硅20份、炭黑30份、白炭黑15份、芳烃油5份、抗撕裂树脂10份、氧化锌7份、硬脂酸2份、硫磺2.5份、促进剂 4.5份。还包括有撕裂剂AT-KL 5-10份、芳纶浸胶短纤维8份、高性能分子材料HR-801抗撕裂剂3份、防老剂DPA 7份、抗硫化返原剂7份。所述促进剂为秋兰姆促进剂。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集拓实心胎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集拓实心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07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