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横臂悬架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的调节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40245.8 | 申请日: | 2019-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3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潘公宇;李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17/00 | 分类号: | B62D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上横臂 双横臂悬架 主销后倾角 主销内倾角 液压系统 液压油缸 转向节销 下横臂 轴连接 阻挡板 螺杆传动机构 修正 调节装置 定位参数 固定设置 活动连接 角度调节 车架 腔室 悬架 磨损 室内 行驶 | ||
本发明公开了双横臂悬架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的调节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涉及悬架领域,包括上横臂和下横臂,所述上横臂上设置有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活塞、活塞阻挡板和液压油缸腔室,所述活塞阻挡板固定设置在上横臂上,活塞的一端可在液压油缸腔室内往复移动,活塞的另一端与U型结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U型结构的另一端与转向节销轴连接,下横臂一端与转向节销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杆传动机构与车架相连。本发明实现了双横臂悬架的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变化的修正调节,解决了车辆在长时间行驶磨损下两种定位参数误差变大的修正及各工况下对内倾角的不同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领域,尤其涉及到双横臂悬架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的调节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前轮定位参数中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都是重要的参数,主销内倾角即虚拟主销轴线(或独立悬架的上摆臂球销与下摆臂球销中心的连接线)与铅垂线在垂直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锐角,是影响车辆低速行驶时车轮自动回正及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重要参数。在现有的独立悬架中主销内倾角一般是不可调整的,若内倾角误差过大需更换转向节,这样费时费力极不方便。因此在设计和装车使用时,无法控制车辆的内倾角参数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影响车辆回正性能及转向力特性。车辆在日常的行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进行结构件的维护与保养,由于存在材料老化和磨损,使得主销后倾角的大小会出现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的情况,对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严重的影响;现有的麦弗逊独立悬架可以依靠调整弹簧滑柱的轴线方向保证主销后倾角,而现有的双横臂悬架均不能实现后主销倾角的调整。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双横臂悬架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能够调节双横臂悬架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两种定位参数的调整方式的结构,具体为本发明提供可调节内倾角和后倾角的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悬架及角度调节方法,该装置及方法能够将内倾角控制在预期值范围内并按其关系变化,同时对主销后倾角的变化也能进行相应地修正;同时避免因长时间磨损后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误差过大的情况,以实现对两种定位参数的调整。
一种可调节内倾角的双横臂结构,包括上横臂和下横臂,所述上横臂上设置有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活塞、活塞阻挡板和液压油缸腔室,所述活塞阻挡板固定设置在上横臂上,活塞的一端可在液压油缸腔室内往复移动,活塞的另一端与U型结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U型结构的另一端与转向节销轴连接,下横臂与转向节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上横臂上开设有活塞孔,活塞的另一端穿过活塞孔与U型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缸腔室包括油缸进油口和油缸出油口。
进一步的,液压油缸腔室设置在内置油缸内,内置油缸固定设置在活塞阻挡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节为T型转向节。
进一步的,所述下横臂的另一端通过螺杆机构与车架相连,螺杆机构包括伸缩臂和钢套,伸缩臂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将螺旋运动转化为钢套的直线运动,下横臂与钢套卡接,钢套运动带动下横臂动,从而调节主销后倾角一种悬架,该种悬架包括可调节内倾角的双横臂结构。
基于可调节内倾角的双横臂结构的角度调节方法,包括内倾角调节模式和后倾角调节模式;
内倾角调节模式: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知的信息推算得到的内倾角数值与预期的内倾角进行比较,若实测内倾角变大,则通过控制单元进行分析处理将信号转变为对活塞的伸长控制动作以使内倾角数值达到预期值,使活塞伸长达到调节伸缩臂的目的从而调节内倾角。
后倾角调节模式: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的数值经过换算得到的主销后倾角的大小与预期值进行比较,若存在偏差,可通过控制单元实现伺服电机旋转带动螺杆传动机构运动实现伸缩臂的收缩使下横臂在车辆前进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主销后倾角的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0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向盘转角识别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前副车架铝合金安装支架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