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密封系统的防护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39616.0 | 申请日: | 2019-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6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彭定泽;徐培坚;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禺工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F04D29/12;F04D29/18;F04D2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盖 防护结构 导流叶片 流体介质 叶轮 离心叶片 密封支架 泵密封 防护口 泵体 吸式 电机 离心泵叶轮 环形排列 均匀设置 密封系统 能量损失 叶轮进口 叶片形式 密封盖 斜坡 扣装 附带 装配 阻隔 组装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密封系统的防护结构,装配在中吸式泵上,所述的中吸式泵包括电机、泵体及设置在电机和泵体间的密封系统。本发明的设计是在密封支架出口上设置一个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的主体是一防护盖,其防护口扣装在密封盖上,并与密封支架组装在一起。在防护盖上装有离心叶片和导流叶片,离心叶片环形排列地设置在防护盖的防护口外侧,导流叶片均匀设置在防护盖的圆锥形斜坡的外表面上。本防护结构阻隔了流体介质以及杂质,保障了泵密封系统的可靠性;导流叶片利用的是离心泵叶轮的叶片形式,使流体介质的运动方向符合叶轮进口的方向,降低流体介质及其附带的杂质对叶轮及防护盖的冲击,提高叶轮的寿命并降低能量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的防护结构,具体是泵密封系统的防护结构,其主要应用在输送固体杂质较多的流体介质的泵中。
背景技术
泵类产品是国民经济各领域的重要通用机械产品之一,其主要由电机、泵体两大部分组成。泵体内腔负责流体输送,而电机负责通过转轴提供动力。电机内腔需要保证绝对防水,因此在泵体与电机之间的连接需配有一套能绝对防水的密封系统,并且一套密封系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泵的使用寿命以及故障率,所以密封系统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密封系统的防护结构有多种,但有的过于复杂,生产工艺复杂,造价较高;有的在设计上有一定缺陷,经较长时间工作后密封性能受到影响。
传统的中吸式泵工作时,流体介质从流体介质入口进入,通过叶轮增压传送出流体介质出口,其不设有防护盖。流体介质从流体介质入口进入,直接接触转轴与密封盖表面,经过长时间的工作,转轴与密封盖表面会被磨损、腐蚀,导致密封盖与转轴配合处产生较大间隙,进而使流体介质进入密封支架内腔磨损、腐蚀密封环,最终导致密封系统损坏失效,泵停止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泵密封系统以及转轴之间的密封可靠性,从而延长泵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泵密封系统的防护结构,装配在中吸式泵上,所述的中吸式泵包括电机、泵体及设置在电机和泵体间的密封系统;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泵转轴链接在一起,在泵转轴后部安有有叶轮;所述密封系统包括密封支架、密封环和密封盖;
在密封支架出口上设置一个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的主体是一防护盖。
所述防护盖是一圆锥形扣盖,其防护口扣装在所述密封盖上,并与密封支架组装在一起;防护盖的尾端为包覆住泵转轴的轴孔;防护盖上装有离心叶片和导流叶片。
所述离心叶片为数片,环形排列地设置在防护盖的防护口外侧,导流叶片均匀设置在防护盖的圆锥形斜坡的外表面上,为无缝式一体结构。
泵转轴的首端处设有轴承,支撑泵转轴的旋转工作。
在泵转轴后端罩有转轴帽盖,对泵转轴端头进行保护。
密封支架设置在泵体中,与泵体为一体式结构,密封环位于密封支架内,紧紧包覆住泵转轴,密封盖扣装在密封支架出口上。
防护盖以折型防护口的连接方式与密封支架组装在一起。
导流叶片为3片。
本发明的优异效果是通过结构设计来体现的:
1.防护盖与转轴同步旋转,离心叶片也同步旋转带动周围流体做离心旋转,从而阻隔了流体介质以及杂质,保障了泵密封系统的可靠性;
2.折型防护口由于其曲折的通道,进一步阻止了杂质的进入;
3.导流叶片利用的是离心泵叶轮的叶片形式,旋转带动周边流体介质,进行预传动,使流体介质的运动方向符合叶轮进口的方向,降低流体介质及其附带的杂质对叶轮及防护盖的冲击,提高叶轮的寿命并降低能量损失。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禺工泵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禺工泵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9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