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TE协议的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8598.4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0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伟;刘光杰;陆明;刘员都;戴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24;H04W12/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te 协议 网络 信道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TE协议的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发送方对隐蔽信息进行二进制编码,获得二进制隐蔽数据;从LTE协议中自选取一种从属协议作为隐信道载体协议;根据选取的隐信道载体协议,对二进制隐蔽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将信道编码结果嵌入选取的隐信道载体协议中进行传输。接收方接收数据包,并提取传输过程中的隐信道信息;根据发送方选取的隐信道载体协议,提取隐信道的数据;对提取的数据进行BCH信道解码;对BCH信道解码结果进行二进制译码。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针对一般的信道波动,能够完成隐信道信息错误的修正,适合正常环境中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LTE协议的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空间对抗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隐蔽通信手段用于信息窃取和情报联通工作。网络空间是信息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信息环境,是所有信息系统的合集,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战略空间,各国纷纷出台网络空间国家战略,网络空间国家级对抗成为常态。网络攻防对抗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政府、大型企业、重要机构、工业设施等重要的网络空间设施,其背后往往蕴藏着政治和地缘冲突,或设计巨大的经济利益。世界上主要大国在网络空间中的竞争将成为未来的常态。
尽管近几年4G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关于LTE协议隐信道的研究相对较为滞后。国内暂无对该方面的研究,而在国外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Rezaei等提出一种基于LTE-A网络无线数据链路层协议的隐信道,其具体是将隐蔽信息、嵌入在PDCP,RLC和MAC等协议的冗余保留、序列号和报尾填充等字域。但该隐信道在实际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会受到天气、信道干扰、环境噪声等原因出现丢包、错包和包序错误等情况,隐信道的稳定性与抗干扰性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鲁棒性强、抗干扰性高的LTE协议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LTE协议的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1、发送方基于LTE协议进行秘密信息的嵌入;
步骤2、接收方基于LTE协议进行秘密信息的提取。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发送方基于LTE协议进行秘密信息的嵌入,具体为:
步骤1-1、发送方对隐蔽信息进行二进制编码,获得二进制隐蔽数据;
步骤1-2、从LTE协议中自选取一种从属协议作为隐信道载体协议;
步骤1-3、根据选取的隐信道载体协议,对步骤1-1中的二进制隐蔽数据进行信道编码;
步骤1-4、将步骤1-3信道编码结果嵌入选取的隐信道载体协议中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接收方基于LTE协议进行秘密信息的提取,具体为:
步骤2-1、接收方接收数据包,并提取传输过程中的隐信道信息;
步骤2-2、根据发送方选取的隐信道载体协议,提取隐信道的数据;
步骤2-3、对步骤2-2提取的数据进行BCH信道解码;
步骤2-4、对BCH信道解码结果进行二进制译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弥补了国内对基于LTE协议的网络隐信道研究的空缺;2)采用复合帧的方法,使得现有技术难以利用的LTE从属协议被加以利用,拓宽了LTE网络隐信道的传输渠道;3)采用BCH编码,使得信道环境在受到天气、障碍物等影响而变得较差时,也能够进行稳点的传输,增强了隐信道传输的稳定性及抗干扰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更适合在真实环境中进行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85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