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互穿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聚合物、聚合物薄膜以及控释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8059.0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2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简小朋;张怡春;李淼;王雨青;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14 | 分类号: | C08L33/14;C08L71/02;C08F220/30;C08F220/28;C08F222/14;C08F2/48;C08J5/18;G01N33/15;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酸酯 聚乙二醇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薄膜 以及 控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互穿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聚合物、聚合物薄膜以及控释膜,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聚丙烯酸酯单体溶液,准备聚乙二醇溶液;将所述聚丙烯酸酯单体溶液与所述聚乙二醇溶液混合,进行紫外光固化反应,形成聚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互穿聚合物,原料中第一丙烯酸酯结构式为CR2R1=CR3COOR4,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烷基、烷氧基、‑CH=CH2、‑OH、‑COOH、‑SO3H、‑NH2、‑N(CH3)3Cl;R4为羟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烷基、苯氧基氧烷基或烷氧基烷基,其中,羟基的取代位在所述苯氧基烷基、苯氧基氧烷基和所述烷氧基烷基中的烷基碳上。合成的聚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互穿聚合物中聚乙二醇不与聚丙烯酸酯产生化学交联,聚乙二醇链穿插在聚丙烯酸酯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互穿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聚合物、聚合物薄膜以及控释膜。
背景技术
具有孔结构的聚合物薄膜在工业、医疗、食品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应用。制备具有孔结构的高聚合物薄膜,通常会用到孔径调节剂,在制膜后将孔径调节剂洗脱后可产生微米级孔洞。基于目前聚合物薄膜的多样需求,仍需要探究更多类型的具有孔结构的聚合物薄膜以及更多制备多孔聚合物薄膜的方法。
经皮给药系统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系统的控释给药剂型。经皮给药系统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膜控释型和骨架扩散型。膜控释型是由控释膜或控释材料的性质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目前市售的控释膜孔隙从0.1至0.85,膜的曲率从1至10,膜厚度从10至100微米,常见的有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丙烯腈。它们的缺点是可供选择的微孔膜的种类少,主要用于药物领域的经皮给药的剂型。
近年来,随着公共场所对吸烟管控的日益严格,无烟气烟草制品市场快速增长,其中口含烟就是这类无烟气烟草制品。由于不需要燃烧、基本无焦油,口含烟具有比传统卷烟更安全、易携带等优点,满足了一定人群在特定场合中对烟草的需求。
口含烟的效力一方面取决于烟碱含量,但由于人类吸食烟草制品行为的个体差异,烟草制品标示的烟碱量并不能确切表示人体摄入的烟碱量。更准确地评价口含烟效力的方法是评价血药浓度和持续时间,现在多以研究人体体液,包括血液、尿液、唾液中烟碱的含量来确认人体摄入烟碱的水平。但是,单纯依赖体内实验获得这些数据,面临着操作繁琐的问题,并且对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有较高要求。因此,通过模拟体内环境,用体外实验准确地预测烟碱的体内特征,这对于口含烟的质量控制和新配方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互穿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聚合物、聚合物薄膜以及控释膜,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8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