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雷罐内衬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8055.2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7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钟凯;温太阳;崔园园;曹勇;祝少军;杨彬;张海滨;焦月生;邵俊宁;赵瑞丰;芦文凯;王连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C21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雷 内衬 修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雷罐内衬修补方法,包括在鱼雷罐内架设专用修复模具,专用修复模具为一具有弧度的腔体,包括第一直筒区,所述第一直筒区为半筒体,且第一直筒区的外侧壁具有凹槽,第一直筒区设置在鱼雷罐内部的下侧,鱼雷罐的罐口正投影落在凹槽的正投影上;在架设好的专用修复模具与鱼雷罐的内衬之间浇注修补料,在凹槽与鱼雷罐内衬之间浇注后的修补料具有凸起;浇注结束后拆除所述鱼雷罐内架设的所述专用修复模具。使用本发明可以较好的恢复鱼雷罐冲击区的内衬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雷罐内衬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鱼雷罐中间部位为圆筒柱形,左右两侧为锥形圆台,外形类似于鱼雷,由于其容量大、缓冲时间长,保温效果好、高度低、场地改造小等优点,逐渐被大多数大型高炉采用。但是鱼雷罐在生产使用中,特别是鱼雷罐罐龄的中后期,内衬极易损坏,尤其是鱼雷罐直筒部的冲击区及冲击区周围区域受损最严重。
鱼雷罐内衬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型高炉出铁沟和鱼雷罐具有较大的高差,铁水下降对内衬有强烈的冲刷作用;(2)高温渣铁对鱼雷罐内衬产生化学侵蚀反应;(3)鱼雷罐装铁水时温度急剧升高产生热震作用;(4)倒出铁水后鱼雷罐的高温砖衬与空气接触时被氧化。
现有技术提出多种方法修补鱼雷罐中的受损区域,包括喷涂修补料方法、浇注或涂抹方法、砌筑耐火砖方法等,但现有技术中的修补方法在对鱼雷罐修补后,内衬难以恢复冲击区的构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雷罐内衬修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鱼雷罐修补后,内衬难以恢复冲击区构型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雷罐内衬修补方法,包括:在所述鱼雷罐内架设专用修复模具,所述专用修复模具为一具有弧度的腔体,包括第一直筒区,所述第一直筒区为半筒体,且所述第一直筒区的外侧壁具有凹槽,所述第一直筒区设置在所述鱼雷罐内的下侧,所述鱼雷罐的罐口正投影落在所述凹槽的正投影上;
在架设好的所述专用修复模具与所述鱼雷罐的内衬之间浇注修补料,在凹槽与鱼雷罐内衬之间浇注后的修补料具有凸起;
所述浇注结束后拆除所述鱼雷罐内架设的所述专用修复模具。
进一步地,专用修复模具还包括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分别设置于第一直筒区的两端,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均为半筒体,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分别设置在鱼雷罐内的两侧下部。
更进一步地,专用修复模具还包括第一过渡区、第二过渡区,第一过渡区的一端与第一直筒区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第一过渡区的另一端与第二直筒区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第二过渡区的一端与第一直筒区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第二过渡区的另一端与第三直筒区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分别设置于鱼雷罐内的两侧下部。
进一步地,专用修复模具还包括第一锥段区和第二锥段区,第一锥段区的一端与第二直筒区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第二锥段区的一端与第三直筒区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
第一锥段区和第三锥段区分别背向第二直筒区、第三直筒区的方向延伸。第一锥段区和第二锥段区分别设置于所述鱼雷罐内两侧下部。
进一步地,第一直筒区、第二直筒区、第三直筒区、第一过渡区、第二过渡区、第一锥段区、第二锥段区均由两块子模块可拆卸式拼接而成,两块子模块以垂直于地面且过第一直筒区的中心线的面相互对称。
进一步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位于两个子模块上,第一凹槽的扇形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夹角45°,第二凹槽的扇形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夹角45°,第一凹槽的弧长、第二凹槽的弧长小于第一直筒区的子模块的弧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8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键槽型椭圆口井式燃气炉
- 下一篇:一种炉门安全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