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免疫机制的自适应广域阻尼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37259.4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7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高磊;徐晗桐;孙华东;郭强;汤涌;武朝强;霍承祥;吴剑超;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免疫 机制 自适应 广域 阻尼 控制器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免疫机制的自适应广域阻尼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广域阻尼控制器包括人工免疫广域控制固定环节和人工免疫广域自适应控制环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处于典型运行方式下的电网系统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根据广域阻尼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计算综合几何可控可观性指标,并根据所述综合几何可控可观性指标确定最佳控制地点和反馈信号,以确定控制回路;
根据上述控制回路,通过相位补偿法对人工免疫广域控制固定环节的参数进行整定;其中,所述参数包括:增益系数和隔直时间常数;
将所述整定好的参数应用于所述人工免疫广域控制固定环节中,并设置人工免疫广域自适应控制环节中的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的约束范围;
根据预设的故障集确定目标函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函数以及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的约束范围建立人工免疫广域自适应控制环节优化模型,对所述人工免疫广域自适应控制环节优化模型进行迭代训练以确定所述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的最优值;
其中,所述建立人工免疫广域自适应控制环节优化模型,包括:
pi(t)=pi-standard+Δpi(t),
其中,pi-standard为之前通过得到的控制回路对系统进行相位补偿计算出的增益K以及超前滞后环节Ti(i=1,2,3,4),Δpi(t)为固定环节参数在t时刻的改变量,即ΔK(t),ΔT1(t),ΔT2(t),ΔT3(t),ΔT4(t);pi(t)为经免疫自适应环节更新后的控制器参数;Δωij(t)为不同机组间的相对角速度即控制的输入信号;J为根据预设的故障集确定的目标函数;p为预设的故障集中的故障的故障类别;N为发电机组的个数;Δω(t)为在第n台机组t时刻的时域转子角速度偏差;αp为权重系数,根据电网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确定;mmin为刺激因子m1i和抑制因子m2i的约束范围的最小值;mmax为刺激因子m1i和抑制因子m2i的约束范围的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处于典型运行方式下的电网系统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包括:
其中,x(t)、y(t)、u(t)依次是电网系统状态、输出以及控制向量,A为n×n阶状态矩阵;B为n×p阶输入矩阵;C为q×n阶输出矩阵,矩阵A在复平面计算得出的特征值代表电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广域阻尼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计算综合几何可控可观性指标,包括:
Gcoi(i,j)=goj(k)gck(k),
其中,Gcoi(i,j)为综合几何可控可观性指标;goj(i)为振荡模式k下的电网系统的可观性指标;gck(i)为振荡模式k下的电网系统的可控性指标;cj为输出矩阵C的第j行;bi为输入矩阵B的第i列;为cj与的几何夹角;θ(ψk,bi)为bi与ψk的几何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72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