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致变色效应的MoO3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4686.7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文;李明骏;邱建备;宋志国;杨勇;周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22;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变色 效应 mo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致变色效应的MoO3陶瓷材料的应用,属于指纹采集和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具有热致变色效应的MoO3陶瓷材料实现指纹的采集和识别,当手指在MoO3陶瓷表面按压留下汗潜指纹后,低温加热保温会使得MoO3陶瓷表面的汗潜指纹以蓝色明显指纹的形式显现出来,从而实现指纹采集和识别。具有热致变色效应的MoO3陶瓷材料首先称取适量(NH4)6Mo7O24·4H2O和无水乙醇混合研磨,在空气气氛下升温至100℃保温1小时然后随炉温冷却至室温,压成直径为18mm的圆片;在空气气氛下,升温至500~600℃保温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MoO3陶瓷。与以往的指纹采集和识别技术相比,基于热致变色效应的指纹采集和识别技术具有方便、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致变色效应的MoO3陶瓷的应用,属于指纹采集和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特征采集和识别技术包含很多方面,例如人脸识别、眼睛虹膜识别、字迹识别和指纹识别等,均是利用人体独特的、固定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来验证个体身份,因其具有安全、唯一和便捷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通信设备和金融安全领域。其中,指纹识别是最为方便的生物识别技术,指纹是由人类指头上凹凸不平的皮肤纹路,指纹早在人类出生前就已经形成,重要的是,随着人类生理生长变化,指纹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并且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总体特征和局部特征细节区别明显,不同人的指纹在核心点、三角点、纹数、曲率和节点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为指纹识别提供了基础。指纹识别是将识别对象的指纹进行分类比对从而进行判别,第一步就是指纹图像的采集。目前,指纹原始图像的采集一般有直接按压的光学录入,利用光的反射来获取指纹图像;此外还有电容式传感器指纹采集、温度传感获取、芯片录入、超声波录入和电磁波指纹采集等方法。而现在指纹采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指纹采集时客观环境比如温度、湿度等不同会对汗孔状态有一定影响,捺印材料可能堵塞汗孔而无法清晰记录,并且在现场指纹识别汗孔微弱、残缺、变形等情况,也使得指纹显现和提取的难度加大,特别是在不同材质疑难载体上的指纹汗孔的提取难度较大。随着近些年来指纹采集和识别在刑事侦查方面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穿戴式设备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开发一种能够提高采集精确性、稳定性的指纹识别和采集技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采集和识别指纹稳定性和准确性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热致变色效应的MoO3陶瓷的应用,采用具有快速热致变色效应的MoO3陶瓷材料实现指纹的采集和识别,当手指在MoO3陶瓷表面按压留下汗潜指纹,加热保温后会使得MoO3陶瓷表面的汗潜指纹以蓝色明显指纹的形式显现出来,从而进行指纹采集和识别。与以往的指纹采集和识别技术相比,基于热致变色现象的指纹采集和识别具有指纹识别具有方便、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和准确度高等优点。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热致变色效应的MoO3陶瓷材料的应用,采用具有快速热致变色效应的MoO3陶瓷,用手指按压MoO3陶瓷材料表面留下汗潜指纹,200℃-300℃加热保温,加热保温后MoO3陶瓷表面的汗潜指纹以蓝色明显指纹的形式显现出来,利用MoO3陶瓷的热致变色效应实现指纹采集和识别。
基于热致变色效应的MoO3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具有快速热致变色效应的MoO3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4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稳定性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NN基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