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RC单面双面电池通用背电极银浆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34463.0 | 申请日: | 2019-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3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龙;庄舟;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正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6 | 分类号: | H01B1/16;H01B13/00;H01L31/02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rc 单面 双面 电池 通用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硅太阳能PERC单面双面电池通用背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PERC单面双面电池通用背电极银浆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银粉45‑60份,玻璃粉0.5‑3份,有机载体30‑55份与有机助剂0.5~2份。本发明的背面银浆采用含稀土元素的玻璃体系,实验发现玻璃中引入稀土元素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能减少银铝搭接处存在的空洞,加强银铝结合致密性,有效降低银铝之间的接触电阻率,减少复合,有助于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增强银层的致密性和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附着力和抗老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晶硅太阳能电池背面电极浆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ERC单面双面电池通用背电极银浆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提效和降本是光伏行业永恒的主题,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铝背场单、多晶电池逐步减少,PERC技术已成为晶体硅电池行业高效量产的主流技术。
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电池分为单面PERC电池和双面PERC电池,提效的核心均是在硅片背面制作叠层钝化膜(Al2O3+SiNx),其中AlOx为主钝化膜,SiNx为保护膜,以起到钝化背表面的作用,钝化的背表面能提高少子寿命,增大开压;提高长波响应,增大短流,最终提高电池转化效率。PERC单面电池的背面为全Al层,背面入射光线无法穿透该全Al层,因此PERC单面电池只有正面可以吸收入射光进行光电转换。双面PERC电池技术主要是背面铝浆采用栅线网版印刷于激光刻槽处,铝浆仅填充线槽或孔洞与硅形成局域铝背场,因此PERC双面电池具有双面光电转换功能。
近年来,双面电池组件方案以其高发电量优势,业内对其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对双面电池的背电极浆料和可靠性问题却鲜有研究。目前的大部分PERC背银技术使用工艺窗口窄,在PERC单面电池上性能尚可,但切换到PERC双面电池上,容易造成拉力偏低、银铝搭接处3M拉脱掉粉等,影响电池片质量。另外,目前的大部分PERC背银技术耐老化性能差,影响组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PERC背银技术使用工艺窗口窄,在PERC单面电池上性能尚可,但切换到PERC双面电池上,容易造成拉力偏低、银铝搭接处3M拉脱掉粉等,影响电池片质量,并且PERC背银技术耐老化性能差、影响组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通用于PERC单面双面电池,腐蚀性低,附着力强,老化拉力高,耐老化性能强,能降低制造和使用成本的PERC单面双面电池通用背电极银浆。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该PERC单面双面电池通用背电极银浆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PERC单面双面电池通用背电极银浆,所述PERC单面双面电池通用背电极银浆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银粉45-60份,玻璃粉0.5-3份,有机载体30-55份与有机助剂0.5~2份;银粉为片状银粉、纳米银粉、球状银粉和微晶银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玻璃粉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Bi2O3 35-50份,B2O3 1-10份,SiO2 10-30份,Al2O3 1-5份,CuO 5-25份,MnO2 5-25份,W3O2 0-10份,ZrO2 0-10份,Na2CO3 0-5份与稀土元素ROx 1-15份。
在本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里所用玻璃粉引入稀土元素,通过实验发现,玻璃中引入稀土元素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能减少银铝搭接处存在的空洞,加强银铝结合致密性,有效降低银铝之间的接触电阻率,减少复合,有助于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增强银层的致密性和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附着力和抗老化性能。同时,也为稀土元素在光伏浆料的应用指出一个新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正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正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4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