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无取向硅钢热轧边部裂口缺陷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3451.6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6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旺臣;何士国;王杰;王存;李江委;张吉富;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7/74;B21B37/4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取向 硅钢 热轧 裂口 缺陷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减少无取向硅钢热轧边部裂口缺陷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1)控制板坯出炉到终轧完成的中间坯温度降在160~190℃,控制精轧终轧带钢边部温度范围在830~860℃;
2)根据精轧机的前后顺序控制精轧侧导卫开口度按照不等量递增:Bi=B0+Zi;式中:
Bi:精轧第i机架侧导卫开口度;
B0:带钢热轧实际宽度;
Zi:精轧第i机架侧导卫开口度余量修正值;
3)根据无取向硅钢成分和轧制规格控制卷取机入口侧导卫压力:Fi=Xi*Hi*Li*F0;式中:
Fi:硅元素含量、成品厚度、成品宽度指精轧第i机架向卷取机的无取向硅钢热轧卷取入口侧导卫压力控制值;
Xi:硅元素含量的成分压力系数;
Hi:热轧无取向硅钢厚度压力系数;
Li:热轧无取向硅钢宽度压力系数;
F0:热轧卷取机导卫基准压力;
步骤2)中:
F2精轧轧机侧导卫开口度余量为20~40mm;
F3精轧轧机侧导卫开口度余量为20~40mm;
F4精轧轧机侧导卫开口度余量为30~50mm;
F5精轧轧机侧导卫开口度余量为55~75mm;
F6精轧轧机侧导卫开口度余量为55~75mm;
F7精轧轧机侧导卫开口度余量为60~80mm;
步骤3)中:
硅元素百分含量Si≤0.7%,硅元素含量的成分压力系数Xi为0.65~0.75;
0.7%<硅元素百分含量Si≤1.2%,硅元素含量的成分压力系数Xi为0.55~0.65;
1.2%<硅元素百分含量Si≤1.7%,硅元素含量的成分压力系数Xi为0.45~0.55;
1.7%<硅元素百分含量Si≤3.0%,硅元素含量的成分压力系数Xi为0.35~0.45;
硅元素百分含量Si>3.0%,硅元素含量的成分压力系数Xi为0.30~0.35;
带钢厚度h≤2.3mm,热轧无取向硅钢厚度压力系数Hi为0.75~0.9;
2.3mm<带钢厚度h≤2.5mm,热轧无取向硅钢厚度压力系数Hi为0.95~1.05;
2.5mm<带钢厚度h≤3.0mm,热轧无取向硅钢厚度压力系数Hi为1.05~1.15;
带钢厚度h>3.0mm,热轧无取向硅钢厚度压力系数Hi为1.15~1.25;
带钢宽度l≤1000mm,热轧无取向硅钢宽度压力系数Li为0.75~0.9;
1000mm<带钢宽度l≤1150mm,热轧无取向硅钢宽度压力系数Li为0.9~1.1;
1150mm<钢宽度l≤1300mm,热轧无取向硅钢宽度压力系数Li为1.1~1.2;
钢宽度l>1300mm,热轧无取向硅钢宽度压力系数Li为1.2~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34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