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虫促生长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3138.2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发;马世堂;陈成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G3/60 | 分类号: | C05G3/60;C05G3/80;C05F17/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邢贤冬;徐冬涛 |
地址: | 36244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虫 生长 茶树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虫促生长茶树有机肥,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的:蘑菇菌袋渣150‑300份、喜树100‑200份、发酵菌剂30‑60份、豆饼200‑300份;蘑菇菌袋渣主要原料为茶树副产物和一叶萩,茶树副产物和一叶萩渣的质量比为1‑3:1‑2。本发明驱虫促生长茶树有机肥不仅节省了资源,利于环保,而且能够灭杀地下害虫、提高茶叶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涉及一种驱虫促生长茶树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产茶和蘑菇大国,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茶树副产物和蘑菇菌袋渣也产生的越来越多。茶树副产物是指茶园修剪下来的枝叶、精制厂的茶灰、制速溶茶冰茶剩下的茶渣、茶籽榨油后的饼粕、茶果、筋毛、梗朴等。蘑菇菌袋渣为种植蘑菇后遗留的废弃物,通常以秸秆为主要原材料。现阶段,关于茶树副产物和蘑菇菌袋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不多,而且尚不具备形成产业化的条件,存在技术含量、综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问题,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还引发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如若处置不当,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引发比较严重的问题,如露天焚烧会浪费资源、损伤地力、污染大气、影响交通,而自然腐解则会造成土壤细菌等有毒物质累积、土壤养分流失、病虫害传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会给之后的食用菌栽培等农业生产和环境带来很大隐患。故茶树副产物和蘑菇菌袋资源化利用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以茶树副产物和蘑菇菌袋作为主要原料的成本低、肥效高、同时灭杀地下害虫的茶树有机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驱虫促生长茶树有机肥,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的:
蘑菇菌袋渣150-300份、喜树100-200份、发酵菌剂30-60份、豆饼200-300份;其中,蘑菇菌袋渣主要原料为茶树副产物和一叶萩。
优选的,所述的驱虫促生长茶树有机肥茶树有机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的:
蘑菇菌袋渣180-260份、喜树130-170份、发酵菌剂40-50份、豆饼220-280份。
所述的蘑菇菌袋渣以茶树副产物和一叶萩为主要原料,辅以木屑和麦麸,主要用于生产香菇等蘑菇,经切割去掉外层塑料膜、捣碎、分离摊晒后烘干。具体的,所述的蘑菇菌袋渣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步骤如下:
步骤(1)、将茶树副产物和一叶萩摊晒,干燥后粉碎,辅以木屑和麦麸,用石灰乳润湿后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待菌菇菌盖成熟后采收;
步骤(2)、采收后的蘑菇菌袋去掉外层塑料膜、捣碎、分离摊晒后烘干。
所述的茶树副产物、一叶萩渣、木屑和麦麸的质量比为1-3:1-2:1:1.5,优选为2:1.5:1:1.5。
所述的一叶萩为一叶萩地上部分茎、叶、花和果实或一叶萩地上部分经乙醇提取后的废渣。具体的,所述的一叶萩为一叶萩地上部分或一叶萩经70%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后所得的废渣。
所述的喜树为喜树叶和/或果实或喜树叶和/或果经乙醇提取后的废渣。具体的,所述的喜树为喜树叶和/或果实或喜树叶和/或果经60%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后所得的的废渣。
所述的发酵菌剂为EM菌剂,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分解菌、淀粉分解菌和蛋白质分解菌,可直接从市场购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驱虫促生长茶树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喜树粉碎,喜树和石灰乳按照料液比1:18-1:22浸泡预处理20-24h,优选为24h,使得石灰乳与喜树充分接触;
步骤(2)、将蘑菇菌袋渣、经过预处理的喜树、豆饼按照比例混匀,加水润湿,控制含水量在55%~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未经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3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