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机构及反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2788.5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7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汪飞雪;刘亚;臧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5/16 | 分类号: | F16H35/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余弦 加速度 运动 规律 机构 方法 | ||
1.一种实现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机构的反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圆齿轮机构与3K型差动轮系串联而成的组合机构,具体包括:非圆齿轮A(1)、非圆齿轮B(2)、输入轴(3)、圆柱齿轮A(4)、从动实心轴(5)、圆柱齿轮B(6)、从动空心轴(7)、太阳轮A(8)、行星齿轮A(9)、太阳轮B(10)、行星架(11)、行星齿轮B(12)、太阳轮C(13)、输出轴(14)、输出齿轮(15)、箱体(16)和输出齿条(17);
非圆齿轮A(1)和圆柱齿轮A(4)安装在输入轴(3)上,非圆齿轮B(2)和圆柱齿轮B(6)分别安装在从动实心轴(5)和从动空心轴(7)上;非圆齿轮B(2)通过从动实心轴(5)与太阳轮B(10)联接,圆柱齿轮B(6)通过从动空心轴(7)与太阳轮A(8)联接,行星齿轮A(9)通过行星架(11)与行星齿轮B(12)联接;太阳轮C(13)和输出齿轮(15)安装在输出轴(14)上,输出齿轮(15)和输出齿条(17)为齿轮齿条传动;
齿轮箱工作时,动力通过输入轴(3)传入,并经过齿轮箱的齿轮啮合后,通过输出轴(14)输出;
包括如下步骤:
1)、输入主动齿轮角速度ω1和中心距A的数值;
2)、建立输出齿条(17)在一个运动周期(0,2π)内的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3)、计算出非圆齿轮副的瞬时传动比i12;
4)、计算出非圆齿轮A和非圆齿轮B节曲线接触点处的向径r1和r2以及对应的转角和
设非圆齿轮A(1)的角速度为ω1,输出齿轮(15)的分度圆半径为r15,作为执行部件的输出齿条(17)的速度为v,非圆齿轮A(1)至非圆齿轮B(2)的传动比为i12,圆柱齿轮A(4)至圆柱齿轮B(6)的传动比为i34,
差动轮系传动比为
当非圆齿轮A(1)转过2π/n1,非圆齿轮B(2)转过2π/n2时,n1和n2为正整数,此时输出齿条(17)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可得非圆齿轮副传动比i12为:
设执行部件行程为h,输出齿轮(15)的摆动角度为k,k=h/r15;可得出:
满足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非圆齿轮副的传动比函数表达式为:
设非圆齿轮副中心距为A,非圆齿轮A(1)和非圆齿轮B(2)节曲线接触点处的向径分别为r1和r2,非圆齿轮A(1)和非圆齿轮B(2)的转角分别为和可得非圆齿轮节曲线接触点处的向径以及非圆齿轮B的转角为:
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27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珠丝杆支撑随动系统
- 下一篇:车辆及其差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