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无线终端装置、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1659.4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9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吕浩炯;聂火勇;阳亦斌;汤紫霖;胡志峰;方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L61/4511;H04L1/22;H04W36/00;H04W48/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无线 终端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轨道交通无线终端在线率的车载无线终端装置、系统和方法,通过冗余热备软切换方式,实现机车无线终端大幅提高在线率,提高用户体验度。其技术方案为:车载无线终端装置采用双套无线模块设计,克服单一运营商基站覆盖范围有限的缺陷而造成的掉线。同时采用热备软切换方式实现无缝切换,使得无线传输装置在线率明显大幅提高,用户体验度得到极大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载无线通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列车无线终端提升在线率的车载无线终端装置、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沿线有移动、电信、联通三家公网基站,任何一家运营商无法对铁路各交路进行有效的覆盖。大部分的轨道交通车-地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只接入一个运营商,但受制于现有单一运营商基站的制约,经常会掉线,与远程服务器失去链接。客户端界面信息更新周期延长,影响了终端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提升轨道交通无线终端在线率的车载无线终端装置、系统和方法,通过冗余热备软切换方式,实现机车无线终端大幅提高在线率,提高用户体验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提升轨道交通无线终端在线率的车载无线终端装置,车载无线终端装置采用双套冗余架构分别接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用于建立天馈射频通信物理链路,对信号检测及入网进行控制,其中,车载无线终端装置包括实时信号检测模块、自动拨号模块和路由网关模块,实时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自动拨号模块和路由网关模块,路由网关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实时信号检测模块和自动拨号模块,其中:
实时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拨号环境的实时检测;
自动拨号模块,用于网络状态检测及AT指令拨号和自动IP的获取;
路由网关模块,用于路由选择判决及网关和域名解析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提升轨道交通无线终端在线率的车载无线终端装置的一实施例,车载无线终端装置采用热备软切换机制实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之间的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提升轨道交通无线终端在线率的车载无线终端装置的一实施例,实时信号检测模块包括SIM卡检测单元和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单元,其中:
SIM卡检测单元,分别向第一全网通模块和第二全网通模块的通信接口发送检测SIM卡状态的指令,根据接收到的状态检测的反馈信息确定SIM卡状态是否正常;
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单元,分别向第一全网通模块和第二全网通模块的通信接口发送检测网络信号强度的指令,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反馈信息确定网络信号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提升轨道交通无线终端在线率的车载无线终端装置的一实施例,自动拨号模块包括网络状态检测单元、拨号单元和自动获取IP地址单元,其中:
网络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向第一全网通模块和第二全网通模块的通信接口发送查询网络注册状态的指令,根据指令查询反馈的结果确定SIM卡是否已经注册成功、是否接入SIM卡属性所在的无线网络,是否具备接入无线公网的条件;
拨号单元,用于采用NDIS拨号方式,通过向第一全网通模块和第二全网通模块发送拨号指令,根据反馈结果确定拨号是否成功;
自动获取IP地址单元,用于自动获取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成功接入远程服务器,获得互联网通信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提升轨道交通无线终端在线率的车载无线终端装置的一实施例,路由网关模块包括路由网关单元和域名解析设置单元,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1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