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材与喷嘴同体共热等离子弧增材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1607.7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9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冯曰海;汤荣华;王克鸿;韩豪;孙跃;鄂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0/02 | 分类号: | B23K1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赵毅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嘴 同体 等离子 弧增材 装置 方法 | ||
1.丝材与喷嘴同体共热等离子弧增材装置,包括:喷嘴(2)、送丝嘴(5)和(10)、适配器(8)、钨极(7)、等离子焊枪(9)和保护气罩(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焊枪(9)末端的复合外壳内部连接有适配器(8)和喷嘴(2),复合外壳末端连接有保护气罩(1),所述钨极(7)的末端在喷嘴内部,所述喷嘴(2)上有对称排列在钨极二侧的第一送丝孔道(3)和的第二送丝孔道(13),丝材(6)、(11)分别由送丝嘴(5)和(10)送入,经过第一送丝孔道(3)和第二送丝孔道(13)进入电弧正下方,丝材可通过夹具固定在等离子焊枪(9)上,喷嘴(2)内通道进入离子气,连接在等离子焊枪(9)枪体上的适配器(8)经过保护气,且从喷嘴(2)和保护气罩(1)之间形成的通道进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材与喷嘴同体共热等离子弧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送丝孔道(3)和第二送丝孔道(13)与喷嘴(5)集成一体,丝材(6)、(11)经过第一送丝孔道(3)和第二送丝孔道13)进入电弧正下方,送丝末端与钨极(7)位于同一轴线,对称排列分布在钨极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材与喷嘴同体共热等离子弧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送丝孔道(3)和第二送丝孔道(13)倾斜角为4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材与喷嘴同体共热等离子弧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2)内的第一送丝孔道(3)和第二送丝孔道(13)的直径1.0~1.4mm,丝材(6)和(11)直径0.8mm、0.9mm、1.0mm、或者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材与喷嘴同体共热等离子弧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送丝孔道(3)和第二送丝孔道(13)与喷嘴(2)集成一体,电弧有一部分能量用于对丝材的加热,可以提高熔敷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材与喷嘴同体共热等离子弧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送丝嘴(5)和(10)与适配器(8)之间使用耐热密封橡胶圈,防止保护气的溢出,送丝嘴(5)和(10)中的铜管(4)和(12)与喷嘴(2)之间使用绝缘套,防止发生导电,致使喷嘴烧毁;二个铜管的直径范围3.0mm~5.0mm。
7.一种等离子弧电弧增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
将二根丝材通过等离子弧喷嘴内部的送丝通道,利用等离子弧喷嘴的电弧余热加热二根丝材,提高丝材的温度,然后从喷嘴二侧的的底部端面分别送入钨极下方5mm处,以固定角度40°~70°进入弧柱区,并通过焊枪的固定轨迹运动,实现复杂形状的电弧增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16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