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划痕缺陷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9643.X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4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毛亮;张立兴;孟春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科视(苏州)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892;G01N21/898;G06T5/00;G06T7/00;G06T7/187;G06T7/194 |
代理公司: | 11531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金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划痕 前景区域 检测区域 电子产品 产品区域 划痕检测 塑料外壳 二值化 连通域分析 形态学处理 划痕缺陷 机器视觉 模板图像 缺陷检测 图像增强 无影光源 模板图 特征图 检测 暗痕 高亮 剔除 判定 采集 图像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划痕缺陷的检测方法,属于机器视觉缺陷检测领域,本发明首先采集电子产品模板图像;在待检图像利用二值化和连通域分析寻找产品区域,根据模板图确定产品区域的检测区域,采用Retinex方法对检测区域计算前景区域特征图,利用形态学处理和二值化确定前景区域,前景区域通过判定网络剔除不属于划痕的检测区域,剩下的前景区域即为划痕。本发明实现电子产品塑料外壳的划痕检测,弥补了在该领域划痕检测的空白。本发明的设计了正面打特定位置的高亮定制无影光源的方式,使暗痕和轻微划痕都呈现出来。本发明采用图像增强方法,使轻微划痕与背景的差异变大,对于轻微划痕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缺陷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划痕缺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电子产品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对产品外观样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外壳的供应商在出厂之前做好质检,如存在一片缺陷品,集成厂家会对供应商进行罚款处理,或减少该厂订单的处理,因此,外壳生产厂家在产品出厂之前进行多个环节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外壳划痕检测。
电子产品塑料外壳为通过注塑机注塑成型的塑胶件。对于外壳本身而言,具有型号多样,颜色不一,多种表面纹理和光滑度的特点。厂家在生产时,也会根据订单频繁更换型号生产。由于以上特点,市面上还没有针对划痕的检测设备。仅有Logo丝印错漏混的视觉检测设备,主要是检测外壳上的Logo丝印是否印错,漏印,或混料。而对于电子产品塑料外壳的划痕类缺陷,目前注塑厂家均采用人工在高亮光源下进行目检,人眼长期在高亮环境下工作,不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疲劳,精神不专注,导致漏检。同时,人工检测也存在检测标准不一的情况。
在金属外观缺陷检测领域,也存在划痕类的检测,由于金属表面特性与电子产品外壳注塑件的表面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针对某一种金属工件外观检测的场景,不同型号的同一种金属工件外观特性基本一致,该场景下仅需要一套参数的检测方法,既能达到上线的检测效果,而电子产品外壳同一类工件不同型号之间的表面光学特性差异比较大,且换线频繁,要求检测方法对多种型号都具有兼容性。因此,现有的金属外观划痕检测方法无法对电子产品塑料外壳的划痕缺陷进行检测。
透明玻璃划痕缺陷检测领域,同样存在针对划痕的检测的需求。目前,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背光源拍摄的方式进行成像,如图1所示,相机位于被测玻璃的上面向下拍摄,光源位于被测玻璃的下面,发光面向上,检测表面划痕,由于玻璃是透明的,所以玻璃上的一些缺陷,采用这种方式拍摄可以把缺陷呈现出来,但电子产品塑料外壳不是透明的,因此无法采用这样的光学方法拍摄缺陷;也有现有技术中研制的玻璃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如图2所示,线扫相机位于产品上方,添加背面光源,对玻璃表面划痕进行检测,对于这种透明材质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检测效果,无法应用于非透明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的划痕检测上。
发明内容
针对轻微划痕设计图像增强方法,增强后的图像中的轻微划痕与背景的灰度差异变大,能很容易检测出轻微划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划痕缺陷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机器视觉的方法解决了针对电子产品塑料外壳的划痕检测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正面打特定位置的高亮定制无影光源的方式,使暗痕和轻微划痕都呈现出来;通过快速设置模板与检测方法的适应性设计,满足电子产品塑料外壳的生产要求,换线后,也能快速检测新的型号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根据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子产品塑料外壳划痕缺陷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电子产品塑料外壳进行拍照,采集一张黑白的模板图像;
步骤S2:打开模板设置界面,并加载模板图像,将用来标识的各个方框的位置和大小保存成模板文件;
步骤S3:对待检测的电子产品塑料外壳进行拍照,采集一张黑白的待检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科视(苏州)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博科视(苏州)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9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