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加压泵组与叠压泵组并联供水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8363.7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涛;冯向东;宁勤恒;赵向南;李永刚;董祥雷;赵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郑州天海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E03B11/06;E03B1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石丹丹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加压 叠压泵组 并联 供水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变频恒压供水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加压泵组与叠压泵组并联供水的控制方法,包括在设备运行前,给生活水箱注水至额定水位;在供水系统正式运行前,设定供水系统运行的控制参数;控制系统开机自动运行,首先投入二次加压泵组变频恒压运行,供水系统在压力设定值下恒压供水;在二次加压泵组变频恒压运行时,控制系统实时检测系统进水压力,当满足一定条件时,投入叠压泵组变频恒压运行,同时退出二次加压泵组;在叠压泵组变频恒压运行时,控制系统实时检测系统进水压力,当满足一定条件时,投入二次加压泵组变频恒压运行,同时退出叠压泵组。本发明达到既满足系统安全可靠供水的要求,又达到较好的系统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频恒压供水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加压泵组与叠压泵组并联供水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生活供水系统采用最多为变频恒压供水方式,大致可分两类:一种是设置有低位生活水箱的传统二次加压变频供水方式,一种是无生活水箱的管网叠压供水方式。管网叠压供水方式起源于日本,国内也称为无负压供水技术,国外也常称为管网直接增压供水方式。两种供水方式都各有优缺点,叠压供水设备无低位生活水箱,占地面积小,无水质二次污染风险,且利用了市政管网进水的压力,节能优势较为突出,但由于供水高峰时段可能会对市政管网压力和周围用户供水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叠压供水设备的使用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传统二次加压变频供水方式基本不受管网压力波动的限制,但管网的水先是进入低位生活水箱,水质二次污染的潜在风险较大,且完全浪费了市政管网的进水压力,达不到充分节能的效果。为了克服两种供水方式的缺点,尤其是当管网水压波动较大,导致应用管网叠压供水方式受到的限制而影响系统可靠供水的某些场合,可以将带低位生活水箱的传统二次加压供水方式与管网叠压供水方式相结合,即在供水系统中既设置有生活水箱及二次加压供水泵组(以下简称为“二次加压泵组”),也设置有叠压供水泵组(以下简称为“叠压泵组”),通常在供水高峰时段市政管网压力较低时,采用生活水箱及二次加压泵组的加压供水方式,在非供水高峰时段市政管网压力满足叠压供水要求时,采用叠压泵组直接串联增压的供水方式,从而达到既满足系统安全可靠供水的要求,又达到较好的系统节能效果。而在实际应用中,单纯依据市政进水管网的压力切换两种供水模式会存在生活水箱水质可能存在二次污染的潜在风险,因此如何对二次加压泵组与叠压泵组进行高效的优化的控制,充分发挥二种供水方式的优点,实现供水设备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加压泵组与叠压泵组并联供水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达到既满足系统安全可靠供水的要求,又达到较好的系统节能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加压泵组与叠压泵组并联供水的控制系统,包括进水管网部分、二次加压泵组部分、叠压泵组部分、自动化变频控制设备和出水主管道系统;所述进水管网部分的出水口与二次加压泵组部分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叠压泵组部分与二次加压泵组部分并联,所述叠压泵组部分和二次加压泵组部分的出水口均与出水主管道系统连接,所述自动化变频控制设备与进水管网部分、二次加压泵组部分、叠压泵组部分和出水主管道系统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网部分包括进水主管道、止回阀和检测系统进水压力P0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止回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进水主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加压泵组部分包括生活水箱和二次加压泵组,所述生活水箱的进水口经过电磁阀、补水控制阀门连接至进水主管道,出水口与二次加压泵组连接,所述生活水箱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
所述叠压泵组部分包括无负压稳流罐和叠压泵组,所述无负压稳流罐的进水口连接至进水主管道,出水口与叠压泵组连接,所述无负压稳流罐上安装有无负压消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郑州天海给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大学;郑州天海给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8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