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8264.9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3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萍;刘阳桥;孙盛睿;王杨杨;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745 | 分类号: | B01J23/745;B01J35/10;B01J35/02;C02F1/32;C02F1/7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状 双金属 氢氧化物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金属铜盐和金属铁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所述金属铜盐选自硝酸铜、氯化铜、硫酸铜、乙酸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铁盐选自硝酸铁、硝酸亚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硫酸铁、硫酸亚铁、乙酸铁、乙酸亚铁中的至少一种;
(2)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性试剂,调节pH=6.7~7后,在60~130℃下陈化20~80小时,得到所述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所述碱性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2.一种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金属铜盐、金属铁盐和碳材料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所述碳材料为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碳纳米管、活性炭和纳米金刚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铜盐选自硝酸铜、氯化铜、硫酸铜、乙酸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铁盐选自硝酸铁、硝酸亚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硫酸铁、硫酸亚铁、乙酸铁、乙酸亚铁中的至少一种;
(2)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性试剂,调节pH=6.7~7后,在60~130℃下陈化20~80小时,得到所述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所述碱性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铜盐和金属铁盐的摩尔比为1:(0.2~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和金属铜盐的质量比为1:(20~200)。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中Cu/Fe摩尔比为1:(0.2~0.5)。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中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和碳材料的质量比为1:(0.01~0.5);所述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中Cu/Fe摩尔比为1:(0.2~0.5)。
7.一种光化学催化去除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和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中至少一种作为催化剂、和次氯酸盐一起加入至氨氮污染物溶液中,并调节pH=6.5~8.5,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以降解去除氨氮污染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污染物溶液的浓度为20~500mg/L;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0.5~5 g/每升氨氮污染物溶液;所述次氯酸盐和氨氮污染物的浓度比为(6~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82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