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的微卫星引物、试剂盒和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8252.6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2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涛;喻子牛;黄飘逸;张跃环;肖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陈洁娣;刘明星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鉴定 香港 牡蛎 葡萄牙 及其 杂交 一代 卫星 引物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的微卫星引物、试剂盒和鉴定方法。所述的微卫星引物CH529为:F:5'‑GCTGTATCCGTGATGTAC‑3';R:5'‑TTTGTCTTGTCTACTCCC‑3'。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杂交子一代,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结果直观、准确有效、不受环境及发育时期影响、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生物技术中的贝类分子标记和杂交种鉴定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鉴定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的微卫星引物、试剂盒和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牡蛎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牡蛎科,为全球性广泛分布种类,目前全世界已发现有100多种,我国约20种。牡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保健功能,其壳粉又是优良的工业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喜欢生活在近河口或附近有淡水注入的地方,是暖温性近岸生长的一个经济价值极高的牡蛎类群,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主要经济种,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年产量130多万吨。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高温、高盐海域,核心分布区域为福建,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其年产量在150多万顿,是我国产量最高的牡蛎经济种。
种间杂交是针对常规育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旨在人工创造新类型而制定的,其潜在的遗传变异很大。贝类种间杂交起源于牡蛎,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太平洋牡蛎×美洲牡蛎、太平洋牡蛎×熊本牡蛎、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等杂交组合的研究,并证明部分种间杂交牡蛎的精卵能够结合,并正常发育。随着牡蛎养殖业对优良新品种需求的不断增加,我们课题组成功进行了香港牡蛎和葡萄牙牡蛎的种间杂交育种试验,期望培养出一种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牡蛎新品种。对获得的杂交后代进行遗传鉴定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牡蛎种间杂交经常会出现雌核发育、雄核发育、双亲部分遗传物质发生合并或交换、单倍体等现象。在成功获得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杂交子一代的基础上,亟需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对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进行大规模物种鉴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的微卫星引物、试剂盒和鉴定方法。本发明中利用该方法对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各80个个体进行了分析并发现鉴定效果显著。
本发明从200对香港牡蛎EST-SSR引物中筛选出1对微卫星(SSR)引物对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各8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通过扩增图谱可以简单高效的对真正杂交子一代进行分子鉴定,从而简单高效地对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进行大规模物种鉴定。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鉴定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的微卫星引物CH529,所述的微卫星引物CH529为:
F:5'-GCTGTATCCGTGATGTAC-3'(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R:5'-TTTGTCTTGTCTACTCCC-3'(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定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含有上述的微卫星引物CH529。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及其杂交子一代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8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