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26905.7 | 申请日: | 201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9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光由;奥原正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21/232 | 分类号: | B60R21/232;B60R21/2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李奕伯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安全气囊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当车辆座椅(58)处于舒适状态时,用于车辆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10)的限制性能改进部(48)设置在帘式安全气囊(16)的下端部(16E)的与所述车辆座椅(58)对应的位置处。当车辆乘员(P)被限制时,限制性能改进部(48)阻止车辆乘员(P)的头部区域(H)向帘式安全气囊(16)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滑过帘式安全气囊(16)。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JP-A第2016-88267号公开了一种涉及用于车辆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发明。该用于车辆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主腔室,其设置在与车辆座椅对应的位置处;副腔室,其设置在主腔室的车辆前侧处,在副腔室与主腔室之间具有非膨胀部;以及张力构件,所述张力构件的一个端部附接至主腔室的上端部,并且另一个端部附接至副腔室的下端部。在车辆的倾斜碰撞期间,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推动主腔室的同时,车辆乘员的头部区域朝向车辆前侧移动。结果,由张力构件使副腔室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位移,以便环绕车辆乘员的头部区域并且包裹住头部区域。因此,可以提高针对车辆乘员的头部区域的限制性能。
发明内容
在自动地进行驾驶的自驾车辆的自动驾驶期间,因为驾驶员被从驾驶中解放,所以驾驶员可能采取任何各种各样的姿势。此时,如果车辆乘员采取大于预定角度地大幅度倚靠车辆座椅的靠背的舒适姿势,则车辆乘员的头部区域布置为相比于驾驶期间的状态更靠近车辆侧视图中的车辆下侧。(在下文中,车辆乘员处于舒适姿势并且头部区域相对于驾驶期间的状态布置在车辆侧视图中的车辆下侧的状态,被称作“舒适状态”。)如果帘式安全气囊在舒适状态下膨胀并且展开,因为车辆乘员的头部区域布置在帘式安全气囊的下端部附近,所以可能不能有效地限制头部区域。
为了解决该问题,能够考虑在膨胀和展开时进一步向车辆下侧延伸帘式安全气囊的下端部。然而,在除了舒适状态以外的状态下,帘式安全气囊的延伸的下端部可能与侧安全气囊干涉,所述侧安全气囊从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在坐在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的那侧膨胀和展开。在该情况下,帘式安全气囊可以被侧安全气囊朝向车辆上侧提升,这可以相对于车辆乘员从预先指定的位置改变帘式安全气囊的位置,并且影响车辆乘员限制性能。因此,关于该问题存在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改进的余地。
考虑到上述情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即使当车辆乘员的头部区域在膨胀和展开时布置在帘式安全气囊的下端部附近时,也可以确保限制性能。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帘式安全气囊,当充气装置在车辆碰撞时激活并且将气体供应到所述帘式安全气囊中时,所述帘式安全气囊被构造为从顶棚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朝向车辆下侧膨胀和展开,并且包括设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车辆前侧处的前端腔室,在膨胀和展开时所述前端腔室的下端部相对于腰线布置在车辆下侧;以及限制性能改进部,其设置在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下端部的部分处,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在车辆侧视图中朝向车辆后侧倾斜至少预定角度的舒适状态下,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所述下端部的所述部分对应于所述舒适状态下的所述车辆座椅,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在膨胀和展开时从所述前端腔室相对于所述腰线布置在所述车辆下侧的区域产生反作用力,并且所述限制性能改进部阻止车辆乘员的头部区域在所述车辆乘员的限制期间朝向所述帘式安全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滑过所述帘式安全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6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