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6571.3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1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许丹丹;陈航宁;郑育元;杜辰昊;郭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J23/42;B01J23/44;B01J23/46;C02F101/20;C02F101/34;C02F101/38;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康志梅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精 生产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糖精生产废水与氧化剂通入在反应器内,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获得经湿式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并从反应器内排出;S2,将从反应器内排出的废水经吸附剂吸附后,获得处理后的废水;S3,用洗脱剂洗脱所述吸附剂,获得洗脱液,将所述洗脱液通入到步骤S1的反应器内。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在反应温度为250℃,反应压力为6.5MPa,反应时间为30分钟的条件下,可有效降低糖精加工废水的有机物含量,经湿式氧化和树脂吸附处理之后,糖精加工废水COD值从25000mg/L降到700mg/L,去除率达到97%,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产废水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糖精是目前被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合成甜味剂,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农药、电镀等行业,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糖精生产过程原料种类多,工艺复杂,生产步骤长,因而排出的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副产酚类物质、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甲醇等)和铜、铁等重金属离子,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COD高且排放量大,治理难度大。
涉及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催化湿式氧化(CWAO)是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技术,在高温(125~320℃)、高压(0.5~20MPa)下,经催化剂作用,以空气或纯氧为氧化剂,将液相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为N2、CO2、水、无机酸或小分子有机物来净化水体,是一种绿色节能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CWAO技术可分为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两大类,铜盐和铁盐是效果理想的均相催化剂。
CN103193665A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糖精废水中回收邻苯甲酸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铜盐的制备-碱溶-压滤-脱色-酸析-干燥。该方法虽然可以达到预期的回收效果,但铜盐沉淀回收邻氨基苯甲酸之后,处理后的糖精废水仍含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废水无法达标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了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能够高效去除废水中的COD,同时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回收利用作为金属活性组分,进一步提升其去除废水中的COD的能力。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糖精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糖精生产废水与氧化剂通入在反应器内,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获得经湿式氧化处理后的废水,并从反应器内排出;
S2,将从反应器内排出的废水经吸附剂吸附后,获得处理后的废水;
S3,用洗脱剂洗脱所述吸附剂,获得洗脱液,将所述洗脱液通入到步骤S1的反应器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包括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优选地,所述均相催化剂包括第一金属活性组分,所述第一金属活性组分来自所述糖精生产废水,也即所述均相催化剂中的第一金属活性组分为所述糖精生产废水本身中的金属离子,且通过吸附-洗脱之后,以洗脱液形式进入到反应器内,使均相催化剂中的第一金属活性组分逐渐富集。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相催化剂为固体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于其上的第二金属活性组分,所述固体催化剂可以填充于所述反应器中。
本发明中,所述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中的金属活性组分(第一金属活性组分和第二金属活性组分)能够促进了糖精生产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活性组分和/或第二金属活性组分金属活性组份选自Cu、Co、Ni、Fe、Cr、V、Mn、Ru、Pd和Pt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选自二氧化钛、二氧化锆、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铈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6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教具或玩具的温差冷却杯
- 下一篇:一种智能售货机电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