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基变形检测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评估路基变形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26547.X | 申请日: | 201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7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叶阳升;石越峰;蔡德钩;韩自力;楼梁伟;姚建平;张千里;陈锋;魏少伟;闫宏业;庞帅;李斯;叶晓宇;谢蛟;张也;吕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G01B17/04;G01C5/00;E02D33/00;G01S13/08;G01S13/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胡强;许峰 |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路基 变形 检测 系统 利用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利用路基变形检测系统来评估路基变形的方法,其中所述路基包括能够上拱或沉降的地基和能够上拱或沉降的路基本体,所述路基变形检测系统包括埋置在所述地基与所述路基本体的交界面上的第一基准、设置在所述路基外部的第二基准以及设置在所述路基本体的填筑层上表面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被设计为能够测量所述测量装置与所述第一基准之间的第一竖向距离以及所述测量装置与所述第二基准之间的第二竖向距离;
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第一时刻执行第一次测量,测得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
步骤B,在第二时刻执行第二次测量,测得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和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
步骤C,比较和判断,
当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等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时,若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也等于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则第二次测量时的路基相对于第一次测量时的路基无变化;
当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等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时,若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不等于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则地基发生变形,路基本体无变形,路基本体仅随着地基的变形而上拱或沉降;
当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不等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时,若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相对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等于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相对于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则仅有路基本体本身产生变形;
当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不等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时,若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相对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不等于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相对于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则路基本体在本身产生变形的同时还随着地基的变形而上拱或沉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当所述第二基准被布置在所述测量装置的下方时,
若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大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大于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且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相对于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大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相对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那么路基本体和地基两者均发生上拱;
若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小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小于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且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相对于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大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相对于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的变化量,那么路基本体和地基两者均发生沉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被设计为能够根据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分别测得的第一竖向距离的变化以及在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分别测得的第二竖向距离的变化评估路基变形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测量装置被设计为还能够执行数据实时传送或云端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测量装置采用雷达或超声无损测量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基准采用沉降板底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基准被设置在路基坡脚外侧且采用钢筋混凝土体或不锈钢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所述分析模块对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和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一测量值以及第一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和第二竖向距离的第二测量值进行比较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65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应变传感器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单向弯曲敏感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