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设备虚拟交互的电网调度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6287.6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6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彭林;徐敏;钱堃;王鹤;鲍兴川;王刚;侯战胜;何志敏;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F3/01;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 设备 虚拟 交互 电网 调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R设备虚拟交互的电网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观测调度中心的监控图像,并生成监控图像对应的AR场景;在AR场景库中匹配与所述监控图像对应的AR场景相似度最高的AR场景模板;将监控图像对应的AR场景中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代入所述AR场景模板对应的决策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取决策指令;基于所述决策指令在所述AR场景中对监控图像对应的区域电网进行调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AR设备代替调度人员参与电网的实时调度,减少了调度人员的工作量,提供了调度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调度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R设备虚拟交互的电网调度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网调度作业方面,新型设备、大型设备不断涌现,作业执行环节更加复杂,步骤流程及精确度要求更高,复杂度大大提高,传统的调度交互操作方法有难以全面适应调度作业要求,交互效率低,调度人员难以快速全面掌握设备信息及运行趋势,工作模式有待改进。
目前,现有的解决办法一种是利用手机、PDA等移动应用帮助调度人员实现部分信息的实时采集、同步及分析,但在交互操作上需要占用调度人员的双手,调度作业指导协作能力较弱。
另一种是利用可穿戴设备,解放现场作业人员的双手,为调度人员提供直观便捷的作业指导和协作支持,提升调度作业的工作质量、效率。然而,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往往需要通过特有的传感器以检测用户的动作,在成本方面有所增加。
故而,现在需要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处理电网中复杂的电力数据又能最大程度的解放人力的调度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AR设备虚拟交互的电网调度方法,该方法利用AR设备代替调度人员参与电网的实时调度,减少了调度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调度的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R设备虚拟交互的电网调度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观测调度中心的监控图像,并生成监控图像对应的AR场景;
在AR场景库中匹配与所述监控图像对应的AR场景相似度最高的AR场景模板;
将监控图像对应的AR场景中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代入所述AR场景模板对应的决策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取决策指令;
基于所述决策指令在所述AR场景中对监控图像对应的区域电网进行调度。
优选的,所述AR场景库由各区域电网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AR场景建立的。
优选的,所述AR场景模板对应的决策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
将与所述AR场景模板匹配的历史监控图像对应的AR场景中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作为决策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训练样本,将所述历史监控图像对应的AR场景对应的决策指令作为决策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层训练样本,训练决策神经网络模型,获取AR场景模板对应的决策神经网络模型。
优选的,所述AR场景模板对应的决策神经网络模型的验证过程,包括:
将与所述AR场景模板匹配的历史监控图像对应的AR场景中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代入AR场景模板对应的决策神经网络模型,获取所述AR场景模板对应的决策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数据;
比较历史监控图像对应的AR场景对应的决策指令与所述输出数据,若两者的一致率大于训练阈值,则所述AR场景模板对应的决策神经网络模型合格,否则,所述AR场景模板对应的决策神经网络模型不合格。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决策指令在所述AR场景中对监控图像对应的区域电网进行调度,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62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操控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汇流条自动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