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测试台的氢气循环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25617.X | 申请日: | 201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頔;郝义国;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极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438 | 分类号: | H01M8/0438;H01M8/0606 | 
| 代理公司: | 11138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立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自贸区高新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混合室 进气口 汽水分离器 连通 测试燃料电池 氢气循环装置 出气口 燃料电池测试台 气泵连通 气源连通 燃料电池 氢气 出口端 加湿罐 进口端 氢能源 检测 水箱 气泵 气源 水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台的氢气循环装置,属于氢能源领域。氢气循环装置包括气源、气体混合室、汽水分离器、气泵、加湿罐、水泵和水箱,气体混合室的第一进气口与气源连通,气体混合室的出气口与待测试燃料电池的进口端连通,汽水分离器的进气口与待测试燃料电池的出口端连通,气泵连通在汽水分离器的出气口和气体混合室的第一进气口连通。本发明可以更准确的检测燃料电池的性能,且减少氢气和水分的浪费,降低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氢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台的氢气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以氢气作为能源的电池。在燃料电池的研究制造过程中,通常会利用燃料电池测试台来检测燃料电池的性能。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气源向待测燃料电池通干燥的氢气,燃料电池随之开始工作,使得测试台可以检测工作中燃料电池的性能。
然而,在燃料电池的实际工作状态下,氢气中通常会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直接向燃料电池通干燥的氢气,无法准确的模拟燃料电池的实际工作状态,导致检测出的燃料电池性能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台的氢气循环装置,可以减少氢气的逸出,降低检测成本。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台的氢气循环装置,所述氢气循环装置包括气源、气体混合室、汽水分离器、气泵、加湿罐、水泵和水箱,所述气体混合室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气源连通,所述加湿罐的进气口与所述气源和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加湿罐的出气口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的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气体混合室的出气口与待测试燃料电池的进口端连通,所述汽水分离器的进气口与所述待测试燃料电池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的第一进气口连通;
所述加湿罐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水箱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加湿罐的喷水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氢气循环装置还包括氢气稳压罐,所述氢气稳压罐包括壳体和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囊和所述壳体之间充填有惰性气体,所述气囊分别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所述气体混合室的第一进气口和所述加湿罐的进气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氢气循环装置还包括压差变送器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氢气稳压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的第一进气口和所述加湿罐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差变送器连通在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气口和所述氢气稳压罐的出气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氢气循环装置还包括背压阀,所述背压阀连通在所述待测试燃料电池的出口端和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氢气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气口与所述背压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气口与所述气泵的进气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氢气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背压阀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出气口与外界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氢气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口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气口与所述氢气稳压罐的进气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气体混合室的第一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质量流量计,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的进气口与所述气源和所述氢气稳压罐的出气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加湿罐的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二质量流量计,所述第二质量流量计的进气口与所述气源和所述氢气稳压罐的出气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极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极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5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